“蛟龍號”的機械手深海插國旗。3759米,這是中國載人潛水器“蛟龍號”創造的最大下潛深度。中國大洋協會供圖
專家:中國深海裝備遜于美俄 只能算第2陣營
蛟龍號深海潛水器明年可能進行5000米級海試
各地各部門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提升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經濟發展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
“短短3年,我們這里就集聚起高科技研發企業169家,聚集擁有國際視野和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人才2000多名。”蘇州工業園區生物納米園負責人劉毓文告訴記者。
蘇州工業園區的創新嘗試,折射出過去5年來在許多地方所發生的變化——
科技支撐發展,創新引領未來。從長江三角洲,到珠江三角洲,“十一五”期間,各地紛紛將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重要支撐,不斷增加科技投入,地方創新活動日益活躍。中華大地上,科技創新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活力和效益不斷顯現。
回望5年來尤其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不平凡歷程,一系列事實充分表明,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重要途徑,更是增強經濟發展后勁和國際競爭力、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根本舉措。
鞍鋼攀鋼聯合重組 新鞍鋼產能躍居國內第一中國醞釀“十二五”用“綠色發展指標考核地方官員”
"十二五"節能目標年內發布 單位GDP能耗降幅不高于20%
輝煌背后的隱憂
作為共和國“鋼鐵長子”,鞍鋼集團近年來加大科技創新步伐,有條不紊地調整結構、加強創新,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已占總產量七成以上。
“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一個目標,就是從核心技術的‘追隨者’變為‘引領者’。”鞍鋼股份公司技術中心汽車板研究所所長劉仁東說。
鞍鋼的追求,緣于我國鋼鐵工業所處的尷尬局面——我國是世界第一鋼鐵生產大國,然而長期以來鋼鐵工業因高耗能、高污染而飽受詬病。鋼鐵產能過剩嚴重,鋼鐵工業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成為一道無法回避的難題。
鋼鐵工業的尷尬,正是“十一五”收官之際中國發展處境的真實寫照——
盡管我國經濟總量已列世界前茅,但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還不高,長期形成的結構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長方式尚未根本改變,經濟發展整體上還處在“要素驅動”而非“創新驅動”階段。而國際金融危機的發生,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的變化,使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更加凸顯。
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網絡、生物醫藥、節能環保……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下,世界各國尤其是主要大國都在對自身經濟發展進行戰略籌劃,紛紛尋找新一輪產業發展的重點。
反觀國內,我國科技事業發展雖然取得長足進步,但自主創新能力還不強,總體上經濟發展技術含量不高,很多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受制于人,先導性戰略高技術領域科技力量薄弱,重要產業對外技術依賴程度仍然較高,影響自主創新的諸多體制機制障礙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