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一位小朋友在安徽阜南王家壩閘旁。當日20時,據淮河防總公布,淮河干流2010年第1號洪峰安全通過王家壩。洪峰水位28.45米,超過警戒水位0.95米,相應流量每秒4280立方米。 7月15日至19日,淮河流域普降暴雨,淮河干支流水位上漲迅速,淮河干流出現了今年第1號洪峰。目前洪峰正在向下游推進。現階段,王家壩居民生產生活基本未受影響。新華社記者郭晨 攝
“今年這水不算啥,淮河年年發水,只不過有大有小。”76歲的劉克義祖上幾代都住在淮河岸邊,老漢經歷了此前的15次蓄洪,在他空蕩蕩的家里,除了必要的農具,家當很少。
在老人心里,開閘蓄洪已經習以為常。他告訴記者,蓄洪的時候就是莊稼沒了讓他覺得“心疼”。“不過,為了上下游的安全,這點苦咱愿意吃。”老漢平靜地說。
丈夫在外打工的汪流勤家中養了十多只雞,還種了幾畝蔬菜。“就算真的蓄洪,經過政府這些年的投入,如今我們這里(莊臺)墊到30多米高,淹不到的,而且水電照常用著,不用搬家。”汪流勤說,“到時候,解放軍也會用小船給我們送吃的用的,這些對俺家來說足夠了。”
記者在王家壩閘附近還遇到了正在巡堤的王家壩村村民們。年近五十的王幺三說:“這么多年了,一有情況,村干部一組織,大家都自覺來巡堤了。這都是為了鄉親們的安全,誰都不含糊。”
王幺三還告訴記者,自己阻止了想來巡堤的老父親。“他早些年身體比較硬朗就經常主動來,現在都快七十歲了,可不能讓他累著。”王幺三說,“不過,我兒子快18了,等再過兩年,就打算讓他來啦。”
據阜南縣水務局局長許和貴介紹,王家壩水位達到警戒線以后,蒙洼一線民工上堤,按照每公里上工10-20人的要求,蒙洼95公里圈堤共上堤干部群眾236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