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日前,省政府在海口燕泰大酒店組織了國際旅游島的首場講座,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遲福林做了關于《國際旅游島與國際化的海南島》的精彩演講。
“國際旅游島”概念,WTO的產物
其實,“國際旅游島”的提出是世界貿易組織(WTO)的產物。
上世紀90年代中期至2001年,中國面臨加入WTO的關鍵時期,當時舉國上下都在談論中國如何融入經濟全球化。海南上下及中改院也在思考一個問題———海南的出路何在?遲福林說,中國加入WTO之時,中改院向省政府提交了一份報告《以擴大開放拉動產業升級》。這份報告闡述了海南必須面對現實,尋求產業開放的新出路,通過產業升級的全球化達到產業的國際融合。
“這是海南以優勢產業為主導,實現對外開放的一種模式,也是WTO背景下的一種現實選擇。”遲福林說,當時,時任省委書記的杜青林對報告做了批示,要求相關方面進行研究。
2001年,中改院又向省政府提交了《關于建設國際旅游島的建議》。“國際旅游島不在于誰最先提出來,而在當時一個特定的歷史背景下,海南尋求區域發展規律的一個建設和主張。”遲福林說。
國際旅游島的內涵,兩個概念交融
國際旅游島的基本內涵是什么?遲福林認為,國際旅游島有著狹義和廣義兩個概念。
遲福林說,狹義的概念,是指在特定的島嶼區域內,限定在旅游產業范圍中,對外實行以“免簽證、零關稅、放航權”為主要特征的旅游開放政策,有步驟地加快推進旅游服務自由化進程。
而在廣義的概念里,遲福林認為,“要在狹義要領的基礎上加入三個方面的內容,即相關服務業的開放政策、投資貿易自由化政策和自由貿易區或自由島的目標。”
“海南在歷史上曾經錯失了很多大開放的機遇,錯失了再造香港范例的機會。建省辦經濟特區20年后,建設國際旅游島是海南走向開放和特色發展的選擇。”
遲福林認為,海南國際旅游島與普濟島、巴厘島等世界著名熱帶島嶼有相同之處,又不能局限于國際旅游島的范疇,而是超越旅游的范圍建設國際化的城市,應與旅游業、南海油氣資源加工、生態島、博鰲亞洲論壇等幾個主面結合起來,彰顯海南國際旅游島的獨特優勢和魅力。
走向自由貿易區,海南的探索
《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行動計劃》提出,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有三個階段性目標,即到2013年,建成國際旅游島的雛形,入境游客占全省旅游接待人數的10%以上,旅游外匯收入占旅游總收入的20%以上;到2018年,基本建成國際旅游島,入境游客占全省旅游接待人數的20%以上,旅游外匯收入占旅游總收入的30%以上;到2028年,建成世界一流的國際旅游島,入境游客占全省旅游接待人數的30%以上,旅游外匯收入占旅游總收入的40%以上。
“其實,海南對外開放的膽子和步伐還可以再大些。”由此,遲福林在國際旅游島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從國際旅游島走向自由貿易區是海南20年改革大開放的探索與追求。
遲福林認為,應以國際旅游島為重點推進海南自由貿易區的進程,要加快推進旅游產業的全面開放進程,包括落實擴大免簽范圍、全面落實航權政策、加快引進國際旅游組織和先進的酒店管理集團、建立免稅商店等;加快推進相關服務業的全面開放,其領域涵蓋了金融保險業、電訊業、教育與醫療服務業、會展與娛樂業等;加快投資貿易與自由化的進程,在重點市場準入、投資、自由貿易、零關稅等方面制定相關政策。
省政府辦公廳、省直機關、全省旅游系統400多人聆聽講座。
編輯:肖亭 來源:海南人民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