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線 > 福建
|
黃金公司陷競爭怪圈 紫金礦業巨資買礦“攬儲” 2009-12-03 09:07
中國日報網消息:紫金礦業在停牌一天后,于12月1日復牌,并刊登了一份其上市以來數額最大的一筆海外收購公告:公司以5.45億澳元、折合約33.68億元人民幣的代價收購一家在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上市的金礦及銅金礦勘探和開發公司IndophilResourcesNL. 雖然有研究員發布評論意見,稱公司該筆巨資收購“短時間內很難增加公司的收益”,但當天紫金礦業幾近漲停! 紫金巨資買礦“攬儲” 紫金礦業12月1日公告,公司11月29日與IRN簽署了《收購履行協議》,以有條件場外現金收購方式,以1.28澳元/股的價格(折合人民幣約7.91元/股)的價格收購IRN全部已發行股份及在收購期間將發行的股份,這其中包括IRN于收購期間因權利人根據相關條款行使現有期權或績效期權而發行的任何新股份,以及IRN為收購Alsons在SMI所持有的A類股份3.27%的權益而發行的任何新股份。 紫金礦業此次支付金額,創下其上市以來海外并購資金紀錄,為5.45億澳元,折合人民幣33.68億元。這一收購價格相當于IRN在澳大利亞證交所2009年11月26日收盤價1.085澳元溢價18%——但比要約收購前6個月的平均價格0.7澳元溢價83%. “該礦位于菲律賓棉蘭老島南部,是東南亞地區最大的未開發銅金礦床,收購完成將使得紫金礦業的銅和黃金儲量分別增加506噸和184噸,相較此前分別增加52%和26%。”中信證券有色金屬行業研究員李追陽介紹。 但這一投資回報周期顯然“有點長”,“預計2016年正式投產,礦山服務年限預估為20年,則上述生產數字為此期間年平均數字”。 對這一現象,海通證券有色金屬行業分析師楊紅杰表示“(這一收購)短期內很難增加公司收益,現實意義是增加了公司整體資源儲量,提高公司資源價值”。楊的結論是,“維持公司未來三年盈利預期不變”。 在金價大漲的日子里,黃金上市并未能在經營業績方面給其股東一個滿意的“交代”,金價翻倍的時候,公司業績甚至出現同比下降。越來越多的,黃金類上市正在陷入一個“畸形”的競爭邏輯中:業績可以居其次,但是一定要有礦,“有礦即有天下”。 與紫金礦業不同,國內另外兩家主要黃金上市公司,山東黃金和中金黃金,則選擇更多將其母公司的資產整體裝入到上市公司里來。 山東黃金11月25日公告,公司以1.6億元(最高不超過此價格1.3倍)的報價競購山東黃金集團掛牌出讓的三山島金礦礦區外圍探礦權。 中國黃金在走著一樣的道路。自中金黃金董事長孫兆學今年5月份一次“失言”稱未來4個月有望將7家礦山注入上市公司中金黃金之后,雖后被澄清,但這個概念就成為中金黃金股價長盛不衰的“助推器”,公司上半年注入2個礦,下半年注入4個,耗資數十億,而下半年的4個礦,均為母公司控股的金礦。 誰在高位套現? 一位要求匿名的黃金業內“大佬”級人物指出,一些上市公司當初上市的時候,將虧損的金礦剝離出來,包裝一個漂亮的資產成功上市,“現在金價漲了,就將以前虧損的金礦重新評估一下,高價再裝入到上市公司里面來!” 因為黃金的開采成本相對固定,2000年左右的時候,黃金全行業虧損,彼時金價在100多元左右,則推算出國內黃金業盈虧臨界線為金價100多元左右,當時有很多金礦采取閉礦措施,不再開采,“長時間閉礦,原本虧損金礦的設施老化,重新開采則需要重新投入,成本不低”,上述專家表示。 黃金更多的是一個“危機的寵兒”。投資理論認為,黃金價格往往與投資者快樂指數成反比,即股市、債市可以帶來高回報時,黃金則無法引起資金興趣,反之亦然。統計學顯示,二戰后60年里,美國證券市場實際回報超過10%時,黃金的回報為-9%! “甚至現在很多新注入的金礦,也還是處在虧損狀態。”陳認為。 “危機很快就會過去,而部分公司,利用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將金價大漲之后質量不等的資產,變現裝入到上市公司里來,利用的是投資者的錢”,上述“大佬”級的黃金業內高管人士認為。 來源:中國日報福建記者站-21世紀經濟報道 編輯:肖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