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線 > 中國在線2008
|
7月中國增持美國國債241億美元 繼續居各國之首 2009-09-17 07:02
短期美債需求保持穩定 為拉動經濟脫離衰退,美國政府大量舉債。投資者擔心,美債價格會在這么大的供應量重壓之下跳水,從而推高利率,對經濟造成嚴重破壞。但《華爾街日報》等外國媒體指出,迄今為止,市場對美債的需求保持穩定,因此美國國債價格和收益率走勢持平。 根據國際資本流動數據,包括私人投資者和外國央行在內的海外買家2009年上半年購買了凈值2070億美元的長期國債,較前六個月的1100億美元大幅上升。而10年期美國國債15日的收益率為3.45%,較上年同期幾乎沒有變化,而上年同期正是美國政府進行規模最大的發債之時。 分析人士指出,投資者繼續買進美國國債的一個原因可能是,10年期國債收益率與通脹之間的息差(“實際”利率)是上世紀80年代以來最高的。這表明債券投資者正在獲得有力的通脹緩沖。 投資者押注美債價格長期下跌 《華爾街日報》的文章稱,盡管市場對美債的需求保持穩定,但交易員們仍然不看好長期國債。上周,押注國債價格下跌的期貨投機者與押注國債上漲的投機者比例為2比1。上年同期看漲者多于看跌者。 事實上,由于近日美國公布的經濟數據大多表現較好,提升了人們對美國經濟正在走出衰退的信心,對債市避險買盤也構成了打壓。 16日,美國勞工部公布的8月份生產價格指數(PPI)升幅超過預期,由于物價上漲會使長期國債投資者的實際回報下降,長期國債因此承壓。但是,有跡象顯示,美債市場投資者還不確定美國消費正在回升,所以美國國債跌幅不大。 此外,香港《新報》的文章稱,后市對美債走勢影響最大的因素是9月22日美聯儲議息,投資者在等待其公布有關“退出策略”的問題。基本上除了公布推遲退出日期以及增加購買國債這兩個因素同時出現之外,其他完全沒有使美債上升的可能。文章認為,兩個因素同時出現的可能性接近于零,故美債未來仍可能以反復下跌為主。 編輯:段若蘭 來源:經濟參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