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久久综合-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尤物-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香蕉久久久久-久久网站视频-久久网免费

各地新聞標簽: 北京 重慶 大連 福建 廣東 廣西 海南 黑龍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蘇 遼寧 四川 山東 上海 陜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國在線 > 中國在線2008
滾動新聞

共和國部長訪談錄:水利部部長陳雷談興修水利 利國惠民

2009-09-10 07:32

水利興天下定,天下定人心穩。60年來,一項項重點水利工程發揮效益,一片片綠洲奇跡般誕生,一個個民生水利工程潤澤山峁,水利為農業乃至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成為促進國家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成為造福人民群眾的歷史豐碑。

“善治國者,必先除其五害,五害之屬,水為最大。”“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防范水患任何時候都不能松懈,興修水利任何時候都不能松勁”……新中國成立60年來,一個嶄新的時代孕育了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南水北調工程等一大批經典水利工程,華夏大地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水利建設熱潮。

“新中國水利事業的命運同國家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 60年的成就充分說明,水利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地位不可動搖。”陳雷說,60年來,國家投入上萬億元開展大規模水利建設,如今,在千古成災的大江大河兩岸,矗立起濃蔭覆蓋的“萬里長城”,上百條巨龍似的新開運河正按照人們的需要吞波吐浪,把洪澇之災變成了灌溉、發電和舟楫之利。

江河治理成效顯著。我國已建成江河堤防28.69萬公里,是新中國成立之初的7倍,相當于環繞地球赤道7圈多。大江大河主要河段基本具備防御新中國成立以來發生的最大洪水的能力。

城鄉供水能力大幅提升。截至2008年底,全國各類水庫數量從新中國成立前的1223座增加到86353座,年人均用水量從187立方米增加到440立方米,解決了2.72億農村人口的飲水困難和1.65億農村人口的飲水不安全問題。

農田水利基礎得到夯實。全國農田有效灌溉面積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2.4億畝擴大到目前的8.77億畝,占世界總量的20%,居世界首位。以占全球約6%的淡水資源、9%的耕地,保障了占全球21%人口的溫飽和經濟發展。

“要說新中國治水的歷史經驗,必須堅持圍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把水利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必須堅持用可持續發展治水思路指導水利實踐;必須堅持把改善民生作為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須堅持在治水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必須堅持把體制機制創新作為水利發展動力;必須堅持把依法治水作為水利發展的重要保障。”陳雷表示。

民生水利,惠澤民生。60年來,從水利是農業的命脈到水利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命脈,再到水利是惠及億萬群眾的民生工程,水利工作者一步一個腳印,在實踐中逐步探索著尊重自然、認識規律、與時俱進的治水方略。

時空分布不均,洪澇災害頻發,我國是世界上治水難度最大的國家。伴隨著新中國成長的步伐,以日益增強的綜合國力為后盾,在尊重自然規律的基礎上,水利工作者對治水思路開始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實踐。

“60年來,水利人始終沒有停止對治水規律、治水思路、治水方略的探索和實踐。特別是近年來逐步形成了堅持以人為本,堅持人水和諧的可持續發展治水思路,讓老百姓從水利發展中得到更多實惠,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確保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陳雷說,將可持續發展治水思路轉化為實踐,民生水利是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一切水利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事實上,按照民生水利的現實訴求,當下,全國正在以空前的規模全力打好新形勢下水利建設攻堅戰:確保2010年年底完成6240座大中型和重點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任務;力爭3年內基本解決原規劃確定的農村人口飲水不安全問題;力爭用3年至5年時間完成260多處大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任務,2020年基本完成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到2010年完成400個水電農村電氣化縣建設……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民群眾對水利的需求更加多樣化,水資源作為基礎性自然資源、戰略性經濟資源和生態與環境的控制性要素,水利作為基礎性和公益性事業,必須順應人民群眾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努力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程度、更好水平上造福人民群眾。”陳雷說。

為政之要,在于治水。在全球氣候變化的背景下,水利事業面臨“水多,水少,水臟、水渾”等挑戰,通過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統籌水利事業的改革與發展,實現四個突破,建成四個體系,保障四個安全。

在全球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以連續暖冬、特大干旱、超強臺風等為標志的極端氣候事件已經呈現逐漸增強之勢。與此同時,隨著我國進入資源瓶頸越來越顯著的經濟轉型期,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和擴內需保增長促發展惠民生的現實要求下,水利部無疑成為承擔著保障民生、節能降耗、基礎設施建設重任的部門之一。

“盡管我國水利事業取得了輝煌成就,但水多、水少、水臟、水渾四大水問題依然存在,未來發展任重道遠。”陳雷向記者坦言他的“危機感”:我國人均占有水資源量僅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8%,全國單方水GDP產出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全國近2/3的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農業平均每年因旱成災面積達2.3億畝左右,1/3以上的國土面積存在水土流失問題。

“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當前水利發展也面臨十分難得的機遇,水利發展將迎來黃金時期。”陳雷說,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2010年底前完成全國6240座大中型和重點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任務等一系列多年期盼解決的大事,國家還把水利作為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重點領域,大幅度增加了水利投資。

“水利部門的工作一年四季沒有松氣的時候,汛期忙于防汛搶險,冬春時節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平時還有繁重的水利建設和管理任務。我們經常要到一線去,有時一天要跑一千多公里,清晨出發深夜才能返回,跋山涉水,披星戴月。有時途中還會遇到塌方、泥石流,險象環生。”采訪即將結束時,陳雷向記者表示,“我最大的期盼和心愿就是風調雨順、江河安瀾、山清水秀、國泰民安。”

“我也希望全社會都能夠更加關心水、愛惜水、節約水、保護水,讓中國的水更好地造福中華民族,更多地惠澤子孫后代。”陳雷動情地說。

編輯:段若蘭 來源:新華網 記者姚潤豐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版權說明: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XXX(署名)”,除與中國日報網簽署中國在線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使用,違者必究。如需使用,請與010-84883663、84883567聯系;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