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線 > 中國日報社論
|
鼓勵私人投資的貨幣政策有利于規避通貨膨脹 2009-08-12 02:37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英文《中國日報》8月12日社論:作為刺激經濟復蘇的重要舉措,中國政府堅持適當寬松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這些政策成效顯著,中國大陸7月份物價水平持續降低。但7月份社會對銀行貸款需求量出現大幅下降,此時需要政府及時堅定各界信心,在規避通貨膨脹的前提下,重申其刺激經濟持續增長的決心。 國家統計局昨天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中國消費物價指數比去年同期下降1.8%。中國消費物價指數連續六個月負增長,目前已經跌至近十年來的最低水平。這為政府保持寬松的貨幣環境提供了充足的政策空間。近來中國房地產市場和股票交易市場價格的上漲引起公眾對政府將采取措施控制貸款增長以規避通貨膨脹的猜測。但考慮到全球經濟總體上依然不景氣以及中國國內私人投資持續萎靡,中國政府依然認為通過財政和貨幣政策支持經濟復蘇的做法是十分必要的。同時,政府始終向公眾保證將嚴密監控通貨膨脹出現的可能,保持經濟健康有序復蘇和市場環境的穩定。 中國政府對其經濟刺激政策的信心對于國民經濟的穩步和可持續復蘇至關重要。在這個振興經濟的關鍵時刻,面對已經取得的成效和現實存在的問題,我們既不應有自滿情緒,也不必過分驚慌。但當貸款激增引起投資者對潛在通貨膨脹壓力的警覺時,政府需要迅速及時地做出適當的回應,以穩定投資者的信心,保持市場秩序穩定。 7月份,銀行貸款量下跌幅度超出各界的普遍預期,必將給央行實行的放松銀根政策帶來嚴峻考驗。中國大陸銀行6月份新發放貸款總額增量超過1.5萬億人民幣(約合2200億美元)。但在隨后的7月,銀行將新增貸款總量降低至不及上個月四分之一的水平。這或許是借貸者基于市場現狀做出的選擇,但央行必須及時向公眾說明,上個月貸款總量的急劇下降并不代表國家因為對通貨膨脹的擔心而改變了原有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 目前,消費物價指數持續走低,近期對出現通貨膨脹的擔憂似乎并不現實。但中國的消費通脹指數很有可能在今年年末轉為正增長。因此,中國政府應當采取新的措施將私人投資轉變為刺激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之一。這樣才能更好地增強公眾對經濟刺激計劃的信心。政府主導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大型國有企業的投資為經濟平穩有序復蘇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這些政府背景的投資行為并不足以長久維持經濟復蘇的強勁勢頭。如果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能夠有效促進私人投資的增長,那么堅持這種貨幣政策的合理性就不容置疑,同時引發通貨膨脹和資產泡沫出現的可能性也會大幅降低,有利于從根本上實現穩定和可持續的經濟復蘇。(中國日報評論員 朱啟文 編輯 裴培 張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