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線 > 中國政聲
|
衛生部:王老吉添加夏枯草已備案 廣東涼茶是否“違規添加”爭議未平 2009-05-15 11:34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5月14日,衛生部新聞辦公室公開表示,王老吉涼茶是依法備案和銷售的產品。此前,涼茶龍頭企業王老吉因為涉嫌違規添加不屬于國家公布的藥食同源中藥材——夏枯草,安全性受到質疑。衛生部的表態證實了王老吉配方的合法性,但關于廣東諸多涼茶是否“違規添加”的爭議,并未隨之平息。
衛生部表態:王老吉添加夏枯草已經依法備案 前不久,杭州消費者葉征潮聲稱自己因長期飲用王老吉而出現胃潰瘍,認為王老吉添加的一味中藥夏枯草會加重胃寒病人的病情。 5月11日,在衛生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王老吉的部分成分和原料確實不在衛生部公布的藥食同源名單之列。 5月12日,廣東省食品行業協會緊急召開新聞發布會,做出回應。據介紹,2005年,廣東省衛生廳致函衛生部,通報王老吉傳統飲料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同時通報已經組織專家對王老吉涼茶食用安全性進行評估,提出按照《禁止食品加藥衛生管理辦法》的規定,申請將王老吉涼茶備案。衛生部立即組織專家進行研究,專家同意廣東省衛生廳對王老吉涼茶的審查意見。 記者了解證實,當時衛生部回復廣東省衛生廳,“同意你廳按照《禁止食品加藥衛生管理辦法》第七條的規定將王老吉涼茶向我部備案”。這第七條就是:“在《食品衛生法》生效以前,傳統上把藥物作為添加成分加入,不宣傳療效并有30年以上連續生產歷史的定型包裝食品品種,經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批準并向衛生部備案”。 衛生部新聞辦公室5月14日表示:“王老吉涼茶是依法備案和銷售的產品。” 消費者挑選藥食同源食品要依自身情況決定 在廣東,涼茶已有數百年歷史,老百姓認為涼茶并不是飲料,只有感覺體燥上火或者染上感冒喉癥時,才會飲用。涼茶“秋冬防秋燥、春夏去暑濕”的功用早為當地百姓熟知。 而此次的“肇事者”夏枯草,在廣東涼茶中應用廣泛。“大部分涼茶都需要用到這種中草藥。”廣州黃振龍涼茶董事長黃富強告訴記者。王老吉、寶慶堂等涼茶也都承認含有夏枯草。 廣州市荔灣區中醫院院長、從事中醫40年的沈堅華醫生介紹,夏枯草是一味平和的中藥材,藥性偏寒,有清肝明目的作用。他建議,中藥以及藥食同源的食品都有寒熱溫涼的分別,使用者挑選的時候須根據自身身體狀況決定。 “其實,就算是普通水果、雞蛋等等,多吃或不管身體狀況去吃也會出問題。”沈醫生對服用夏枯草吃出胃潰瘍的說法持保留態度。 近年來,廣東涼茶大規模“北上”,但是對于在廣東家喻戶曉的涼茶文化,外地大多數的消費者卻不是十分了解。葉征潮在博客中認為:“王老吉應該警示說明,不適宜人群:如孕婦、經期女性、兒童、體虛胃寒者。” 有輿論也認為:“多一句提醒,少一點糾紛。”王老吉錯就錯在“不說”。 涼茶的行業標準可望今年出臺 據了解,自從2006年廣東涼茶進入國務院宣布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后,迅速成為熱門飲料,銷售到了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而在一路高歌猛進的市場背后,涼茶行業早就有不少隱憂。 專家分析,廣東涼茶有幾大尷尬:一是國家規定的“藥食同源中藥材”只有87種,而廣東涼茶實際應用的有近200種,遠遠超出國家規定的范圍。二是按照規定,廣東涼茶屬于食品,雖然有一定的功能,但不得宣傳療效。直到涼茶進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后,有21家品牌、54個配方進入了保護內容,才可以宣傳功效,但其余近千個涼茶品牌仍然遭此瓶頸。 “作為成熟行業的標志——‘行業標準’的缺失使得有關部門對涼茶業的質量監測和管理無從下手,難以落實到位。”黃富強說。 記者從廣州市質監局了解到,該局近期正在制定《植物飲料標準》,涼茶的行業標準可望今年出臺。 此次事件中爭論的焦點——添加夏枯草,雖然有2005年衛生部的批復,但有個“前提”:“在食品衛生法生效以前”。所以,批復并不是永久有效。 今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將實施,其中規定:“食品生產經營者在食品中添加藥品,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業內人士透露,不獨夏枯草,廣東涼茶中還有雞蛋花、仙草和布渣葉等不屬于藥食同源目錄的中藥材。屆時,廣東涼茶是否會“集體違法”? 編輯:段若蘭 來源:人民日報(記者 鄧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