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清爽、菜式明確、價格實惠、周遭的人看上去都還像那么回事,絕對不丟份,況且通宵營業,只有港式茶餐廳了。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要了解香港,最簡便的辦法大約是傍晚時分走進一家人聲鼎沸的茶餐廳。
透明門,雪青的燈光,電視聲,全場霧氣騰騰。精瘦的中年伙計眼睛一抬,不動聲色,招呼你卡位就坐,五指一伸抓來五個杯,半透明狀的硬塑杯,有兩個就重重地擱在你面前的玻璃桌上,玻璃下壓著茶餐廳菜單,四周是明黃明綠的膠桌膠椅,墻上貼著明黃明綠的紙條“弛名牛腩飯25元”“潮州打冷15元”,……門口收銀處鐵定坐著一位肥嘟嘟疑似老板娘的中年師奶,“叮”,打開抽屜,面無表情利落地把零錢丟出來——據說,許多移民到加拿大的香港人,什么都能忘記,一覺睡下,只有這茶餐廳一聲叮,總在午夜時響起。老玩童倪匡(著名作家)在舊金山一呆二十年,回流香港,第一時間就是同老友跑到一家茶餐廳,記者問他,他用極不標準的廣東話嘻嘻地說:因為喱竇先是香港。(因為這里才是香港。)
人這么多,氣味這么擠,全被超低溫的冷氣鎮壓下去,小小的茶餐廳里有香港人的精神,那就是實在、靈活、變通、快速、明了、公道、以及各人顧個人的自在,香港人頗以茶餐廳為傲,原因很簡單,這是他們自家發明的。茶餐廳的興起是在二次世界大戰后,香港人向住西式文化,但當時只有高級餐廳才有西式食物,而這些餐廳收費昂貴、且不太歡迎華人,為了讓更多人以低廉的價錢享受西式食物,冰室及茶餐廳便相繼興起。雖然考證之下第一家茶餐廳在1946年才正式出現,但是現在的茶餐廳,不得了,聽說要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
香港地少人多,工作速度極快,價廉物美的茶餐廳遍地皆是,各有各的取勝之道,各有各的招牌菜式,粥粉面中哪怕只有一樣出色,照樣有人漏夜排隊,在香港人看來,只有排隊買,那才是對一個品牌的極度贊美和高度認同,如果有時間,有精力,你愿意,呆在哪個出名的茶餐廳門口,準能守候到一兩個在此覓食的大小明星,香港的明星太多,地方太小,出名的茶餐廳主比名人牛氣,并有合影的大照片,以證視聽。
開茶餐廳風險不大,出品有定式,不可定因素少,且投資小,是穩健投資,香港的公務員退休之后的首選工作便是開茶餐廳,有錢的闊太太,除了買珠寶和掃房子,開茶餐廳也是愛好之一,澳門賭王的第四個太太開的澳門茶餐廳,生意不錯,絲襪奶茶又香又滑,二十五港幣就能與白皙漂亮的四太以及四太的絲襪產生聯想,喝下去當然格外神清氣爽。
和香港近年的所有事物一樣,茶餐廳也在北上,行內傳聞四五年前一過氣港星花幾十萬在上海開了一家港氏茶餐廳,剛開時每月的毛利都夠他買層樓,真是本小利厚的買賣,當然,這兩年,茶餐廳多如雨后春筍,賺錢沒有那么容易,茶餐廳之所以熱,在北上港人能一解相思之苦,在當地人是港式情懷,對著菠蘿油、蛋撻、鮮蝦云吞不由就想起了阿飛正傳、李慧珍和黃耀明,真是最省錢的意淫空間。
住淮海路用DIOR穿CHANEL當少奶奶的女友帶我逛完街,中午時分,興致勃勃地指著一茶餐廳說:我好喜歡這里!晚上又出主意,不如去避風塘吃蟹!越到北方,這意淫越是強烈。我閨蜜,著名時尚雜志的資深編輯,收入不算頂高,但頂講品味,第一次從北京到香港出差,激動得不行。
問:您想要吃什么。
答:沙茶牛肉煲、水蟹粥,雙皮奶、楊枝甘露、菠蘿包、鮮蝦云吞面、秘制腸粉、蘿卜牛腩、九龍炒飯、咖喱……
笑她,想不到貴為北京品味排名前五百強的你,也就是個茶餐廳水準。
她在MSN上一翻白眼,茶餐廳怎么啦!北京最有品味的人都在茶餐廳呆著。
后來我果然領教了這句話的正確性,到北京出差,約一個新晉男明星做采訪,在哪兒談呢?想了半天,明星經紀人說:XX茶餐廳。進去一看,凌晨一點,該茶餐廳人還不少,有埋頭寫稿的編劇,有談事兒的導演,有帶著妹妹雙語談情的美國人,有廣東話說得豪情萬丈的一對港男,總之,看上去在這里呆的人都像是那么一回事。也難怪,國貿附近、CBD中心、通宵營業、無閑雜人等,又沒降低明星的身份,惟有茶餐廳是也。
我的老板2000年出差到北京時,回來還會說北京啊真土真土,現在不敢說了,因為首都實在是日新月異,國際化大都市是板上釘釘,把廣州拋得不止十萬八千里。惟有茶餐廳的事,令他百思不得其解,在他的理解里,茶餐廳就是一個吃快餐的地方,怎么能用來談事呢?
要怪只能怪廣州離香港太近,天天追著TVB的劇集看,拿著八卦周刊指指點點,既沒有遠看的胡亂愛慕的可能,也沒有身處其中的切身熱情,結果茶餐廳在廣州成了大排檔的升級版,嘈雜求其的替身。
“不如到茶餐廳談……”,這句話如果在北京說,受話者腦里多半跳出一個詞,那叫王家衛和葡國蛋撻,如果在上海,則馬上想到了魚蛋和TVB。而香港人則會泛起一個來不及反應的微笑,啊,馬經和街坊……還有,我們很熟么?
只有廣州人,一聽此言,腦內一片空白,“啊……”嘴里吐出四字真言:“不是吖嘛”。
(來源: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 特約撰稿人:黃佟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