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1月3日報道,近年來,一些知名中國企業紛紛踏上非洲大陸,拓展自身的發展空間,并同當地政經界開展友好合作,取得了互利共贏的成績。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CRBC)就是一個成功的典型。
現年52歲的貝納德?奧加洛拉是肯尼亞人,他于1986年加入中國路橋公司肯尼亞辦事處工作,見證了該公司這些年的變化和成長。他說:“這家公司當初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擁有大量的中國雇員,并且監管人員幾乎都不會說英語,這正是在當地引起誤會甚至沖突的原因。”
奧加洛拉所指的誤會是指上世紀90年代發生的罷工,這些事件阻礙了項目的進程和公司的發展。他說:“由于我們公司的監管人員幾乎不懂英語,所以我們不得不學習一些簡單的中文進行溝通。如今語言已不再是障礙,我們可以正常交流。”同時他指出,正是因為這種“有效的溝通”,他手里的項目過去3年來都沒有遭受到罷工的干擾。在中國路橋的肯尼亞公司,中國員工和當地雇員的人數比大約是1比15,如在蒙巴薩的港口項目中,肯尼亞雇員約1371人,而中國員工只有45名。
在過去,在非洲經營事業的一些中國企業雇主曾因沒能向當地轉移技術或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而受到批評。隨著時間的推進,在非洲的中國企業通過改善勞資關系和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成功地實現了本土化的發展策略。中國駐肯尼亞大使劉光源說:“在勞動力價格上漲和國內勞工短缺的情況下,中國企業不可能繼續雇傭大批中國員工。”中國路橋公司肯尼亞辦事處總經理李強說:“當地員工的數量、所處職位和職務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目前公司技術人員幾乎都是當地雇員,而且部分管理崗位也是從當地招聘的。”
本森?獲哈努?姆瓦尼揚德在中國路橋公司工作已達15年之久。關于技術轉讓,他是這樣表述的:“與合作過的其它企業相比,中國企業給我們提供了更多的學習機會。首先我們這些雇員可以自由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領域來學習,經過一段時間后,可以通過輪崗再從事一個新的領域豐富自己的知識。”
“改革開放以后,中國企業開始按照現代企業管理的要求進行改革,從那時開始他們的管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如今中國企業的管理制度在結合本土特點的同時日趨國際化。這些企業領導層已經意識到本土化和融合的重要性,也愿意承擔起更多的責任,”劉光源說。
“喝水不忘挖井人,這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因此,在非洲的中國企業是時候回報當地社會了,”肯尼亞—中國經貿協會秘書長萬東勝說。像華為這樣的中國企業已經在此設立了一些助學項目,并旨在建立起長期的援助體系,但是這些項目的社會影響和效果還是很有限。“我們和當地一些中國人的協會目前正在計劃一些長期的社會福利項目。我們的首要目標是援建一些中小學校,而且與當地一家孤兒院的合作目前也在磋商之中,”萬東勝說。
北京大學研究非洲政治的教授李安山說:“中國企業早已意識到自己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并已開始付諸行動,但是只有國企和大型企業做得很出色。”外交部發言人姜瑜認為,中國企業在非洲已經創造了近35萬個就業機會,出現一些對中非合作不同看法的原因,一是對中國對非政策沒有全面、準確的了解,另一方面可能是一些個別企業的行為被片面放大,以偏概全。姜瑜指出,中國本著真誠友好、平等相待、講求實效、互利互惠以及共同發展的原則與非洲各國發展互利共贏的經貿合作關系。
英文原文請見:http://www.tsdianying02.cn/bizchina/2011-11/03/content_14028158.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日報記者 李連星 編譯 馬小璇 編輯 鄧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