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0月14日報道:如果說吳琴生教授的教學生涯前一階段是貢獻給了中國農業發展研究事業,那么他的第二階段則是給了非洲和非洲人民。吳琴生如今已在肯尼亞的埃杰頓大學任教了16年,從事農業教學和研究。
1994年,中國政府委托南京農業大學為其找到兩個專家以援助非洲農業教育,吳琴生是其中之一。
吳回憶道:“我自己并沒有主動報名,而是被學校選上的。他們選擇的標準有四個:專業功底扎實、語言能力過硬、身體狀況健康以及家庭條件允許,四個條件綜合考慮后選出了最佳人選?!?/p>
當時吳的兩個女兒都已經考入了大學,他說:“所以我很愿意去非洲看看,我想用我自己的專長盡我所能去幫助那里的人民?!?/p>
吳琴生的一位同行,同樣來自南京農業大學的劉高瓊教授則是1998年第二期援助非洲農業教育項目的專家。
吳認為,肯尼亞地區大部分高原地區的氣候溫和、雨量還算充沛,是比較適合種植莊稼和園藝植物的;只要采取適當的農業技術,充分利用自然優勢,能夠當地農民就可以擺脫饑餓與貧困。
吳琴生一直認為埃杰頓大學的農學教育過于注重理論知識,而缺乏實際操作運用,于是他們就“把部分教學重點轉移到實驗經驗中,看看能得到什么樣的效果?!?/p>
他們把溫室園藝生產技術引進該地區,并且在埃杰頓大學開設了唯一一門溫室管理的課程。
歐姆萬蘇?托馬斯?昂揚顧是吳教授當地的學生,他的論文研究了溫室植物生長,這篇論文為他拿到了學位。如今昂揚顧在當地一家農業生產公司工作。
對于他的兩位中國老師,昂揚顧贊揚說:“他們都非常的友善和誠實,從不說空話。他們教我務實,這對我現在的工作非常有幫助?!?/p>
中國援非農業專家將會增多
吳教授和劉教授是700多名中國援助非洲技術專家中的兩位,這些專家已經在包括埃塞俄比亞、莫桑比克、贊米比亞等在內的14個非洲國家建立了多個農業項目中心,目前還在策劃多個農業轉型技術中心。
中國外交部非洲司司長盧沙野表示,中國政府一直高度重視非洲當地的糧食安全,并且致力于推進非洲農業長期發展。
盧沙野說,“從1960年代以來,我們在30多個非洲國家創立了40多個農業合作中心,包括農業實驗中心和試驗田。很多合作中心現在還在發揮總用?!?/p>
盧沙野說,自從2009年中非合作論壇召開以后,中國承諾將會給非洲援助更多技術研究小組,幫他們創建更多的項目中心,并為非洲培訓2000多個農業專家。
長期投入
吳琴生教授認為:“我明白三五年短期的援助項目根本起不了總用,要想幫助非洲的農業發展,我們就需要長時間的投入。”
當該項政府援非項目在2002年結束使命時,吳教授和劉教授都選擇留下來繼續在非洲從事農業教育和研究。他們還發起了一項埃杰頓大學和南京農業大學的交流項目研究。埃爾頓大學14個學院部門超過一半的教師們都參加了這個交流項目,有些老師甚至在南京農業大學獲得了學位。
埃杰頓大學的教師約瑟夫?伍盧林2006年在南京農大獲得了博士學位,他認為中國的農業研究能力很強,近幾年就有10篇學文論文登載在如《植物育種》的世界頂級專業雜志上。
劉高瓊與一個當地女人結了婚,現在已是兩個女孩的父親。他說,他現在被妻子的部落——卡落基部落族人當成了部落子民,并且與當地人民相處愉快,成了他們的熱心朋友。
劉說道:“我常常組織討論會,解答當地農民的生產困難,我也常常在他們自家的土地上做些實驗。最開始,我們和他們在文化上還是有些距離感的,但是當你理解并試著走進他們的文化時,你就會發現它非常迷人。”
該項目第一期使命結束期在1998年,吳琴生原本打算等第一期結束后就回國??勺罱K他還是留下來了,不幸在2001年的一場車禍中嚴重受傷。他說:“對當地民眾的情感和當地教育事業的熱情使我不斷把回國的日程從一期項目拖到下一期項目。在這里,我們的使命就是用我們的農業知識去幫助和服務非洲人民?!保ㄖ袊請笥浾?#160; 李連星 編輯 呂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