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wǎng)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0月9日夏威夷報道:適逢辛亥革命百年紀念之際,所以緬懷孫中山先生的活動都離不開他曾經(jīng)居住、接受教育的夏威夷檀香山。同時,因為孫中山先生,中華民族同夏威夷之間的“華夏”文化、經(jīng)濟交往變得更加頻繁和密切。
伊奧拉尼學校入口懸掛孫中山 胡永啟攝
一、文化交流的橋梁——不僅僅是一種標志
近日,《中國日報》記者走訪了位于檀香山市內(nèi)、孫中山早年就讀的兩所學校——伊奧拉尼學校(Iolani School)和普努胡學校(Punahou School)。
1879年9月,孫中山來到伊奧拉尼學校這所當時檀香山最好的私立小學。第一天上課時,孫中山對英語一無所知。但是他很快就慢慢適應并開始掌握這門語言。3年后當他畢業(yè)時,夏威夷王國國王King Kalakaua親自為他頒發(fā)了語法第二名的獎項。
“這個獎對孫中山來說很特別,對整個學校也具有不一樣的意義,他是伊奧拉尼學校少數(shù)幾個拿到這個獎項的學生,”該校的事業(yè)發(fā)展部主任Jane Rolfing Heimerdinger 告訴記者, “當然,這也是孫第一次接觸西方文化和宗教信仰。”
為了紀念這位特殊的校友,在伊奧拉尼學校新生入學指導中,對孫中山的介紹是必不可少的一項。伊奧拉尼學校還在校園內(nèi)為孫中山豎立兩座銅像,而學生們也經(jīng)常會在路過是討論這個只有13歲的少年后來是如何成為臨時大總統(tǒng)并改變中國的。
1883年,孫中山來到普努胡學校學習。而現(xiàn)任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也是這個學校的校友。
在伊奧拉尼和普努胡的年月中,孫中山慢慢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同時也逐步接受了夏威夷文化中的阿羅哈精神(Aloha spirit)——宣揚博愛、和平和同情。而在1910年的一次采訪中,孫中山先生也表明了他同夏威夷的情緣。他說,“這就是我的夏威夷,在這里,我成長并接受教育,我也逐漸了解了現(xiàn)代、文明的政府如何運行,和他們的最終意義所在”。
夏威夷大學中國研究中心前主任羅杰·艾米斯(Roger Ames)教授這樣評價孫中山先生:孫中山有著遠見卓識,他走在當時所有中國人民前面,不僅在民主思想上有所建樹,也是第一個為這個目標而奮斗的人。
2007年,伊奧拉尼學校派出9名學生前往中國,尋找孫中山的足跡。在歷時半個月的旅程中,伊奧拉尼的學生逐步了解了孫中山先生所奮斗的事業(yè)以及博大的中國文化。
同樣,普努胡學校也正在加強和中國的交流。2010年,普努胡學校也邀請了來自中國的高中生參加學生領(lǐng)導力論壇。12名中國學生分別來自人大附中、北師大附屬實驗中學、匯仁中學和復旦附中。在論壇上,他們暢所欲言,在接納外國文化的同時,傳遞著當代中國高中生的思考和想法。
為了緬懷孫中山先生,檀香山市議會宣布2011年為孫中山年。孫中山也是第一位獲得如此殊榮的中國人。
伊奧拉尼學校學生在孫中山銅像前 胡永啟攝
二、辛亥百年離不開夏威夷——孫中山早年在夏威夷的活動
“回顧歷史,我們不能忘記為辛亥革命和中國的革命、建設(shè)和改革做出重要貢獻的海外僑胞。正如中山先生所言,‘華僑是革命之母’,在百年歷史的長河中,中國的每一個進步都離不開海外僑胞的付出和努力,”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副主任許又聲這樣評價海外華人的作用。
“在海內(nèi)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努力下,今日的中國已經(jīng)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戰(zhàn)亂頻發(fā)到國泰民安,從任人宰割到獨立自主,從一貧如洗到繁榮富強。……今天,我們與海外僑胞一同隆重紀念這一重大的歷史事件,緬懷中山先生等革命先驅(qū)的千秋功勛,追思中華民族的百年奮斗歷程。”
1897年,孫中山第一次來到夏威夷這個陌生的國度,當時他只有13歲。而這得益于哥哥孫眉早年就離開廣東老家來到夏威夷打工、經(jīng)商。而勤奮和愛動腦子的孫眉很快就開始經(jīng)營自己的雜貨店和蔗糖種植園,很快他便成為當?shù)厝A人中少數(shù)事業(yè)成功的人。
夏威夷孫中山基金會副主席陳燕女士告訴記者,孫眉一生中捐助孫中山革命事業(yè)的資金多達75萬美元,100年前這是一個天文數(shù)字。而孫眉也在1906年因為支持弟弟的革命事業(yè)花光了所有的積蓄,最終在澳門離世。
檀香山當?shù)睾芏嗳A人都加入到了孫中山先生的革命事業(yè)中來。根據(jù)孫中山基金會提供的信息,孫中山先生的支持者包括鐘工宇這樣的同學、楊華冠等商人。鐘工宇是孫中山在伊奧拉尼學校的同學,密友和支持者。在他長久和多種多樣的商業(yè)和慈善事業(yè)生涯中,他提供資金、收容所,并與孫中山保持著密切的友誼。楊華冠是一個中國學者和商人。他在茂宜島的威魯庫(Wailuku, Maui)擁有幾所房子、一家干貨店和一家雜貨店。楊華冠和他的堂兄弟都是孫中山積極的革命支持者,曾在物質(zhì)上支持過孫中山先生并都加入了國民黨。
很多人因為和孫中山志同道合,加入到革命隊伍中,甚至為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中山先生的童年好友陸?zhàn)〇|就在第一次廣州黃花崗起義后被清政府逮捕并處決。而他也是國民黨的第一批革命烈士。
興中會成立以后的兩年間,大約有120多名當?shù)厝A人加入進來,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是小商販、工人和知識分子,夏威夷當?shù)貙W者Yansheng Ma Lum和Raymond Mun Kong Lum在他們1999年出版的《孫中山在夏威夷:活動與支持者》一書中說道。
后來,為更好地從事反對清王朝的活動,興中會的總部遷至香港。1905年,興中會重組為同盟會。但是孫中山從來沒有忘記他早年在夏威夷的學習和生活。在這里,他學習了來自西方的民主原則和政治思想。
由于歷史條件的局限,孫中山先生不得不周游各國,尋求資助,特別是當?shù)厝A人的支持。根據(jù)《孫中山在夏威夷:活動與支持者》,在1894年至1925年的31年間,夏威夷當?shù)厝A人一共捐助孫中山先生25萬美元(不包括孫眉的資助)。
三、文化演出、展覽更好地傳播辛亥革命思想和中國文化
100年前的辛亥革命之所以能推翻清政府統(tǒng)治,海外華僑的巨大貢獻是不言而喻的。為慶祝辛亥革命100周年,國務院僑辦和中國海外友好協(xié)會共同主辦了“文化百年辛亥百年”大型文化演出,共派出三路人馬前往北美、東南亞、東亞(日本、韓國),當年孫中山先生正是在這些地區(qū)為革命奔走。而檀香山是必不可少的目的地之一。
9月24日晚在夏威夷成功舉辦了“文化百年 辛亥百年”大型文化演出。中央民族樂團9月4日從北京出發(fā),20天當中演出9場:第一站在溫哥華;然后在美國華盛頓、休斯頓、舊金山、檀香山。選擇來夏威夷演出,主要是因為當年孫中山先生是從這里走出去開始革命歷程的。國務院僑辦非常重視這次的演出,另外兩個隊一個去日韓、一隊去東南亞,演出導演鄧蘭英告訴記者。
“作為演出人員,我們是在架起橋梁,溝通感情。海外的僑胞有的可能會經(jīng)常回國,有的并不會回去,我們的使命就是將現(xiàn)代、民族藝術(shù)傳遞到他們當中,雖然部分僑胞在語言上有困難,但是很多人都覺得這不是問題,他們很享受我們的傳統(tǒng)、民族藝術(shù)。”
鄧蘭英記得很清楚,第一站在溫哥華,當?shù)氐囊粋€音響師,看得出來他一句都聽不懂,在聽京劇的時候他也打著拍子、晃著腦袋,跟上節(jié)奏,“這就是我們演出的意義所在”。
“剛開始出來演出,年輕演員都比較疲憊,因為要不停地適應各地的時差。但是在舞臺上,他們都生龍活虎,才保證了節(jié)目的質(zhì)量。”
鄧蘭英表示,演出成功和當?shù)赜押脵C構(gòu)的支持分不開。在演出之前的半年時間里,僑辦和各地的總領(lǐng)館就開始籌備這次的演出,各地的華人組織也非常配合,包括檀香山的美中友好協(xié)會分會。
同時,9月23日至30日“辛亥革命百年首都北京巨變”圖片展。夏威夷孫中山基金會主席陸關(guān)祺先生說,此次展覽將展出很多在美國前所未見的照片,尤其是那些為了此次展覽特別從中國遠道而來的展品。第一場展覽將在州政府議會大廈舉行,隨后將移至夏威夷傳統(tǒng)中心作為永久展品。
陸關(guān)琪說,“這一件給夏威夷的禮物呈現(xiàn)了當初孫中山先生領(lǐng)導的辛亥革命的視覺歷史,以及后來的新中國的革命,還有新首都北京。孫中山先生是現(xiàn)代中國之父,夏威夷孫中山基金會非常榮幸能夠舉辦這次展覽,讓夏威夷民眾了解中國的過去和未來。”
程觀忠和四大都會員在孫中山畫像前練太極 胡永啟攝
四、孫中山軍裝畫像下打太極——別樣感受
在看完“文化中國 辛亥百年”的演出后,程觀忠顯得很享受,在走出檀香山Neal S. Blaisdell音樂廳時說,“今晚的演出讓我又體驗了一次中國文化”。就在這短短的言語之間,流露出這位60多歲檀香山華僑對祖國文化的巨大熱情。
或多或少,程觀忠同孫中山的關(guān)聯(lián)來自于檀香山四大都會館100年來的傳承。作為會館的副主席,程觀忠一直非常注意保存夏威夷當?shù)匚ㄒ灰粡垖O中山先生的軍裝畫像。
每周二晚上,20多個會員都會來到會館練太極,而在休息時,他們都會談到先人與中山先生的種種淵源。而這樣的場景也變得那么自然,因為對他們來說,中山先生就像一位已故長輩那樣親切。
四大都會館主要會員是來自中山的華僑,在當年辛亥革命時期,他們曾經(jīng)捐助過2000美元。“雖然不多,但我們希望盡可能幫助孫中山先生去完成革命事業(yè)”,程觀忠說。
也許很多海外華人和程觀忠有著同樣的想法,希望通過自己的支持,他們的祖國會更加富強。而在辛亥革命100年后,我們也清楚地看到中國取得的進步。“希望中國的未來會更好,”程觀忠最后對記者表達了這樣一句簡單的祝福。
英文原文請見:http://europe.chinadaily.com.cn/china/2011-10/09/content_13853299.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日報記者 胡永啟 彭奕寧 編輯 鄧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