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9月3日評論版頭條文章:連日來,世界的目光幾乎都聚焦北非國家利比亞。隨著反政府武裝順利攻入首都的黎波里并占領卡扎菲的軍政樞紐阿齊齊亞兵營,耗時近6個月的利比亞戰事似將接近尾聲,執政長達42年的卡扎菲強人政權也隨即崩潰瓦解。雖然卡扎菲本人及其兒子們的去向成謎,但卡扎菲政權氣數已盡,大概已無力組織像樣的反攻。當利比亞人以及國際社會開始將注意力放到后卡扎菲時代利比亞的未來發展時,26日發生在非洲第一人口大國尼日利亞首都阿布賈以及利比亞鄰國阿爾及利亞的兩聲巨大爆炸讓我們不得不在利比亞反對派和北約的慶祝聲中冷靜觀察一下利比亞戰爭帶來的負邊際效應。
26日,當位于尼日利亞首都阿布賈的聯合國大樓遭自殺性恐怖汽車炸彈襲擊,造成18人死亡和多人受傷的消息傳來,我著實是吃了一驚。雖然不出所料,隨后馬上認領襲擊案的就是有著“尼日利亞的塔利班”之稱的尼日利亞極端伊斯蘭軍事組織“博科圣地”(Boko Haram,當地豪薩語,意為“西方教育的罪惡”),但這還是該組織自2004年成立以來第一次把國際組織(更不要說是聯合國)當成它的襲擊目標。讓我震驚的另一個原因還源自我對阿布賈的美好印象。記得2007年底曾因課題調研從尼日利亞拉各斯飛往阿布賈。沒想到,僅僅一個半小時的向北飛行之后,展現在我眼前的尼日利亞首都阿布賈則完全沒有了拉各斯的嘈雜和喧囂,這座在不到20年時間里用石油美元建設成的新城充滿了安寧和平靜,城市布局良好,道路、電力等基礎設施較之拉各斯更是有了質的提高。而且,更重要的是,阿布賈一直以治安情況良好而在非洲的各大城市中享有美譽。
尚未從阿布賈汽車炸彈襲擊所帶來的震驚中恢復,又馬上聽到了阿爾及利亞提帕薩省一家軍校發生的兩起自殺式炸彈襲擊,而且同樣是致18人死亡。更蹊蹺的是,剛剛風聞有6輛奔馳車組成的豪華車隊從利比亞越境駛入了阿爾及利亞,有人甚至懷疑乘客中可能就有卡扎菲及其兒子們。
毫無疑問,這兩起爆炸發生的時間和地點都不能說與利比亞戰爭毫無關聯。長達6個月的利比亞戰爭造成了大量武器流散民間。姑且不論卡扎菲數次打開軍火庫武裝平民,還有傳聞中的10噸芥子毒氣、幾百枚“飛毛腿”導彈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及其運載工具的行蹤不定。考慮到此次尼日利亞首都阿布賈爆炸案的制造者“博科圣地”已出現了與“基地”組織北非分支“伊斯蘭馬格里布基地組織”(該組織以非洲薩赫勒地區為大本營,恐怖活動范圍過去主要涵蓋阿爾及利亞、馬里、毛里塔尼亞和尼日爾等四國)聯手的趨勢,一旦該組織向撒哈拉沙漠以南縱深發展,這對非洲的和平、安全與穩定將構成一個嚴峻的挑戰。
雖然目前還不清楚是何組織制造了阿爾及利亞的爆炸案,但其目的無非是想在阿爾及利亞制造混亂,以便把利比亞戰爭的引信和硝煙向西蔓延到阿爾及利亞。實際上,在利比亞反對派成功攻入首都的黎波里后,已經有西方媒體按捺不住地開始預測“阿拉伯革命”的下一個,而且答案又似乎驚人的一致——即與利比亞面臨許多類似挑戰的阿爾及利亞。實際上,早在今年年初,阿爾及利亞就率先出現了抗議物價上漲和呼喚政治變革的街頭游行,但游行民眾的要求十分理性,政府的反應也十分及時,并未演變成大范圍的社會動蕩。歸其原因,可能與民眾對上世紀90年代初的那場“選舉”記憶有關。那場大選幾乎導致了阿爾及利亞極端伊斯蘭勢力的上臺,后因軍方出面才扭轉形勢,但卻隨之帶來了總計造成20萬人死亡的延續十年之久的恐怖歲月。
總之,由于恐怖分子會最大限度地“利用非洲特有的環境——混亂的邊界、地區沖突、松散的金融制度、武器泛濫來擴展和營造自己的網絡和基地”。因此,當一些國家圍繞后卡扎菲時代利比亞未來發展主導權以及石油利益分配而著急上火的時候,切記并要留神恐怖主義在非洲的趁勢蔓延,防止非洲的和平與安全成為利比亞戰爭負效應的犧牲品。(作者 賀文萍 編輯 呂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