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8月13日評論版頭條文章:在信用評級結果得到廣泛運用的現代金融市場上,國際主流信用評級機構再次通過引爆危機的形式顯示了他們的市場影響力,與20世紀90年代以來歷次危機不同的是,這一次降級的對象是美國國債。由于美國標準普爾公司在當地時間5日晚宣布將美國長期主權信用評級從頂級的AAA級下調至AA+級,并將美國長期國債信用前景展望維持在“負面”,聲稱可能在兩年內把美國長期信用評級進一步降為AA級,盡管有兩天休息日消化這條消息的沖擊,此舉仍在全球金融市場上掀起了海嘯般的反應:周一道指暴跌5.6%,單日下跌點數為2008年12月1日以來最高紀錄;歐洲股市周一、周二連續下跌,其中周二早盤法國和英國股市跌幅都超過3%,周一重跌的德國股市跌幅更超過6%;香港恒指在最近3個交易日累計跌幅超過了11%……
不錯,標準普爾降低美國國債信用評級確實是一起嚴重事件。由于美國早在19世紀末已經躍居世界第一大工業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更躍居全球最大債權國,紐約奪取了倫敦的頭號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自從穆迪氏投資者服務公司1917年推出主權信用評級制度以來,無論是哪家主流評級公司,一直將美國國債信用等級評為3A或相應的最高等級,這次遭到主流信用評級機構降級堪稱破天荒事件。盡管去年7月中國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首次發布五十國信用等級報告時就已經下調了美國主權債務評級,但大公國際的綜合實力顯然還不可與三大信用評級機構相提并論,其“給西方降級”的舉動對市場的沖擊力顯然不如標準普爾降低美債評級。
考慮到標準普爾仍然維持對英國、德國、法國、加拿大等國國債的3A評級;考慮到標準普爾等三大信用評級機構均屬美資機構,且一貫被視為美利堅金融霸權的有機組成部分和得力“打手”,早在1998年8月13日《遠東經濟評論》就尖銳質問:誰為標準普爾、穆迪、惠譽等信用評級機構評級,以保證其對發展中國家和地區評級的客觀、公正?且去年一年歐盟委員會就兩度針對信用評級機構提出旨在加強監管的立法建議;考慮到標準普爾率先給美國國債降級必然使自己在美國國內遭受巨大壓力(事實上,美國政府已經迅速質疑標準普爾評級結果),此次美債降級更是意味深長,它充分表明,經過源出美國本土而非新興市場的次貸危機,經過持續數月的美國國債上限之爭,國際市場參與者對美國經濟、美國體制和美國統治集團的信心已經動搖到了何等地步,以至于標準普爾這類常人眼里的美利堅金融霸權“打手”也不得不擺出與美國切割的姿態,以維持自己標榜的“中立”、“客觀”形象。
可以判斷,導致標準普爾給美債降級的壓力將長期存在,這不僅僅是因為經濟基本面因素,更是因為在這次國債上限之爭中暴露得淋漓盡致的美國政治體制缺陷。在就標準普爾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的聲明中,奧巴馬也承認,標準普爾下調美國評級很大程度上并非由于懷疑美國償還債務的能力,而是由于目睹了一個月的借債上限爭論以后,對美國政治體系的行動能力感到懷疑;對于當前的問題而言,美國統治集團并不缺少計劃或者政策,而是缺乏一種政治意愿,是(兩黨之間)堅持要劃清界限,拒絕將國家的最佳利益放在個人利益、黨派利益或意識形態利益之上。盡管如此,此次美國信用評級下降的影響首先體現在金融市場上,而且不至于持續很久。
不錯,美國國債對美國金融市場的基準利率等指標發揮著基石作用;由于現行國際貨幣體系本質上是美元本位,美元債券市場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債券市場,美債市場進而又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基準利率等指標發揮著基石作用。在這種情況下,美債信用評級下調,加上由此凸顯的國際市場參與者對美國經濟、美國體制和美國統治集團的信心動搖,預計可能提高美國市場相當一部分資產的利率,因為投資者需要為更高的風險索取更高的收益作為補償。同時,一部分必須奉行嚴格資產組合規則的私人投資機構可能會拋售美國國債。但總體而言,由于美國國債規模實在太大,預計還不至于出現全面的拋售浪潮,特別是各國中央銀行,由于他們多半奉行“購入—持有—到期”策略,他們不會拋售而令自己受損。所以,就短期中期而言,金融市場遭遇的這場沖擊預計將是短促的。這不是因為市場參與者信任美國,而是因為被綁架者的無可奈何;由于美國的經濟霸權尚未全面動搖,由于美國政府仍能開動印鈔機源源不斷支付到期債務本息(無論其縮水多少),由于世界上尚未成長起來一個能夠廣泛替代美國的金融市場,市場參與者無可奈何之下仍然不得不繼續持有美國債券。在實體經濟部門,由于美國金融市場上相當一部分資產的利率可能提升,這對于美國實體經濟部門復蘇當屬噩耗,但還不至于構成致命打擊,在金融危機后幸存公司普遍提高持有現金比例的情況下尤其如此。因此,這場風波更可能的作用是延長美歐蕭條(即復蘇疲弱)的時間,但造成新的經濟大幅度衰退的風險并不高。
山姆大叔一貫的做派是諉過于人,因此,市場上存在疑慮:美國評級下調是否會促使他們進一步壓迫中國加快人民幣升值?進而提出問題——中國政府是否會考慮像在金融危機期間那樣采取暫停人民幣對美元變動的特殊手段以應對可能的動蕩?可以判斷,此次美債危機不太可能導致美國對中國的人民幣升值進一步施壓,因為對中國這樣的大國施加壓力需要底氣,而美國政府的底氣已經因為美債危機和信用評級下調而大大削弱了。至于應對措施,當有備無患。
從長期來看,從次貸危機到量化寬松、美債上限之爭,再到此次美債降級,美國的金融霸權已經因為這一連串的危機和沖擊而出現了裂紋,在無可奈何繼續持有美債存量之余,市場參與者會更多地把眼光投向替代者的市場。對于中國來說,這是不是會進一步改善對美國的實力對比呢?畢竟,中國經濟規模已經躍居世界第二,A股市場融資規模已經連續數年高踞世界榜首,財政狀況為全球大國最佳,國際板正緊鑼密鼓籌備,甚至美國三大信用評級機構的霸權也遭到了大公國際等機構的挑戰,此次標準普爾給美債降級必定相應凸顯大公國際一年多以前給美債降級的先見之明,從而提高中國信用評級機構在市場上的話語權力。在可預見的未來,中美實力對比尚不足以發生質變,但我們要充分用好每一次機會,改善我們在國際格局中的地位。國會山袞袞諸公們,當你們為美債上限之爭肆意表演牟取政治私利之時,你們真的充分意識到了后果嗎?(作者系國家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 梅新育 編輯 呂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