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7月29日報道:四川綿陽正在經歷的飲用水危機凸顯尾礦庫管理不善帶來的環境威脅。
本周四,由于綿陽市飲用水源地被污染,超過20萬居民依然需要依靠瓶裝水度日。而這距離涪江遭受電解錳尾礦庫污染已經整整一周。
7月26日的水質監測結果表明,綿陽市飲用水源地錳含量曾一度高達1.89 毫克/升,而國家安全標準規定每升水中的錳含量不得超過0.1毫克。
綿陽市應急辦主任魯良軍周四對《中國日報》記者表示,各水廠的監測指標已回復正常,但遵循專家建議,還暫時不會恢復供水,且仍未確定何時可以恢復正常供水。
在綿陽市上游的松潘縣小河鄉,《中國日報》記者在導致污染的電解錳廠附近看到,礦渣混雜著泥土和石塊依然堆積在涪江河邊,挖掘機正在進行清理工作。
據松潘縣副縣長劉明剛稱,21日發生的強降雨引發泥石流,導致電解錳廠尾礦庫50米高的攔渣壩被沖開了一個幾十米長的口子,礦渣被沖到涪江中引發污染。
據劉明剛估計,仍需要兩三天的時間才能修復臨時攔渣壩,將污染源完全移除。而天氣預報的暴雨可能給修復和清理工作帶來新的困難。
地方政府將此次污染事故歸因于極端天氣和地質災害。
劉明剛稱,該地區在1976年和2008年經歷了兩次大地震,造成整個山體松動,強降雨時易發生滑坡和泥石流。全縣共有143個地質災害點。
“但是,這次突發事故的地方并不位于地質災害多發點,因此我們也沒想到泥石流會沖毀攔渣壩。這次的地質災害是幾十年不遇的,”劉明剛說。
松潘縣安監局局長楊柏武解釋說,離攔渣壩不遠的地方本來有個6米的導流洞,平時山上流下的水可以及時排走。
然而這次泥石流把導流洞洞口堵住了一部分,導致雨水直接沖刷礦渣堆放地,最終導致攔渣壩被沖毀。
然而,一些環保人士認為,在全國范圍內,尾礦庫管理不善的情況很普遍,正威脅著中國已經很脆弱的水源地。
環境保護部的官方統計表明,尾礦庫企業管理粗放,環境風險隱患突出。因尾礦庫引發的突發環境事件,已經多次威脅飲用水安全,危害嚴重。
2006年以來,僅環境保護部直接調度處理的尾礦庫引發的突發環境事件就達43起,更有 10起涉及飲用水源安全。
據環境保護部統計,目前全國共有尾礦庫12523座,其中17%是危庫、險庫和病庫,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隱患,極易造成次生突發環境事件。
另外,小型庫約占總數的95%,防范突發環境事件的能力較低。
公眾環境保護中心主任馬軍稱,近年來,隨著國內對礦產需求的增加,以及國際市場上礦產價格的高企,工礦企業在全國“遍地開花”。
“這些工礦企業大多位于偏遠的山區和丘陵地帶,這些地區本身對于環境的監管就相對松懈,”馬軍說。
“另外,這些工礦企業尾礦的日常排放已經對當地的河流造成了很大影響,只是平時一直少人關注,只有重大污染事故發生時才會走入人們的視野,”他說。
環保組織綠色和平污染防治項目主任馬天杰稱,尾礦庫帶來的污染往往比常規污染物危害更大,更具毒性,且影響時間更長。
環境保護部的官方文件稱,我國大多數尾礦庫地處偏遠,未經正規設計或未按設計規范標準建設,安全、環保投入不足。且相當一部分企業沒有認真落實環境應急管理主體責任,環境安全意識淡薄,風險防范措施不到位,日常監管不落實。
“按照環境影響評價法的要求,所有的工礦企業在選址和設計過程中,都應該對災害預防有所考慮。但目前環境影響評價走過場的情況普遍,很難從源頭上遏制類似污染事故的發生,”馬軍說。
松潘縣安監局局長楊柏武告訴《中國日報》記者,導致污染事故的電解錳廠是2004年后從汶川搬過來的。事發時,該廠正在進行技術改造,實際上已經停產一個月,礦渣是過去堆積的。
“電解錳廠會請專家出一個永久性的方案對攔渣壩進行加固,預計兩三個月左右建成,”楊柏武說。
推遲公開污染信息致恐慌
21日時涪江水已經被污染,但綿陽市直到26日才向市民公布,引發公眾質疑。官方回應稱在對水質進行連續監測,直到25日才發現部分指標超標。官方公布消息后,引發綿陽市民搶購瓶裝水。
平武縣一位官員向《中國日報》記者證實,縣政府在事故發生后就了解到了水污染的信息。
“但由于平武縣居民并不喝江里的水,因此我們沒有公開這一消息,”該官員稱,并拒絕透露姓名。
“其實對平武縣,也不是完全沒有影響,”他說。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馬軍稱,正是延遲公開信息導致了公眾搶購瓶裝水的現象發生。
“對于此次事件的處理表明,地方政府依然還存在僥幸心理,認為污染可以被強降雨稀釋,這樣就可以不公開事故信息。這種思路非要改變不可,”馬軍說。
“最近的污染事件,比如渤海漏油,表明及時和完整的信息公開非常重要,但顯然這樣的教訓并未引起足夠重視,”他說。
英文原文請見:http://www.tsdianying02.cn/usa/china/2011-07/29/content_13010244.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日報記者 李婧 江雪晴 編輯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