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7月26日報道:一個在北京參加藝術展覽的機會,為來自寧夏回族自治區的一群貧困女子開啟了嶄新的世界。
她們不僅僅從未見識過、創造過當代藝術,她們甚至從來都沒有見過、使用過電梯,這一切陌生的事物都使她們感到驚慌失措。在今年春天,當這15名來自遙遠貧瘠的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女性來到北京,參加由當地藝術家文芳舉辦的《天堂》藝術展覽時,她們更愿意選擇用爬樓梯來代替電梯。
“來到北京參加這次展覽,讓我經歷了太多人生中的第一次。”農婦何曉麗說,“這是我第一次坐飛機和火車,第一次看電影,第一次唱卡拉OK。最不可思議的是我居然親眼看到了鳥巢。我覺得這就像做夢一樣。”
對于這位27歲的女性和她的同伴而言,體驗藝術是另一種人生中的第一次。“我過去不知道藝術是什么。當我們在工作室里進行創作時,我難以想象我們的創作將會變成什么樣子。當我看到展覽時,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我才意識到藝術是一種魔力——它可以將不可能變成可能。”
7月17日,該展覽在北京草場地荔空間藝術區進行展示。這個占地三百平方米的裝置藝術展覽將傳統手工藝和當代藝術元素融合在一起。
作品展出之后,文芳將個人所得利潤的一半返還給這些女性,而這些女性的家庭年收入徘徊在10,000元左右。這些女性每月還會得到10,000元用于健康和書籍的補貼,文芳會持續資助三個月。法國時尚品牌Dior獨家贊助她們為期五天的北京之行。
去年,手工藝品藝術展覽為這15位寧夏女性帶來了47,000元的收入,她們都是同心縣預旺鎮的寧夏百花婦女合作社的成員。這一合作社地處中國西部貧瘠的寧夏西海固地區邊緣,在那里,山大溝深,土地常年干旱,聯合國已將其定性為最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區之一。
文芳說她在一個月內通過出售藝術品賺了20萬元之后,產生了關于設立這一項目的計劃。“目前,有許多現金涌現在中國現代藝術領域中。”這位35歲的女性說:“我想在傳統藝術和現代藝術之間建立一座橋梁。我們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來進行藝術扶貧。”
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打工的婦女是同心縣中較富裕的人,她們每月收入為800元到1000元。
其余人,像謝潭芳一樣留守在家里。通過裝飾藝術計劃賺到的額外收入使謝非常開心,作為三個孩子的母親——兩個孩子依靠學生貸款在讀大學,另一個孩子入伍當兵——沉重的家庭負擔使她經常生病,雪上加霜的是她的丈夫身患殘疾。她每年全部的家庭收入只有1萬元。“大部分的錢都用來還債和買藥了。”謝說,“這是我第一次出去旅游,而且這非常有意義。我可能活不了太長時間了,所以這次旅行可能將會成為我最難忘的經歷。”
何曉麗說,額外的收入提升了她在社區中和家庭中的社會地位。她和她一個4歲、一個5歲的孩子,依靠她外出打工的丈夫每月1萬元到2萬元的收入來度日。何甚至買了一臺對她來說很奢侈的價值1千元的相機,來記錄她的北京之旅——這一采購讓文特別開心。
“我希望這個項目不僅能提供經濟上的利益,還可以帶來精神上的愉悅和啟發。”文說。
“作為一名藝術家,我可以從傳統藝術中汲取大量的靈感……(我的藝術)和當地手工藝者創造的刺繡也顯示出兩個不同的世界——來自傳統農村歷史悠久的手工藝和富有創造性的現代城市藝術之間神奇的碰撞。
她解釋,這些作品不僅包含了寧夏的思想精髓而且還包含了其特色產品,尤其是牦牛絨。
“我希望這一展覽可以使我成為手工藝婦女和企業間的橋梁,為他們建立長期合作機制,使其達到雙贏的目的。”她說,“和我們一起工作,這些寧夏的婦女可以被都市熟知,而且可以憑借其手工藝品而成名。”
在她的藝術家說明中,她解釋道,她和那些寧夏婦女一起坐在敞篷拖拉機上一起搖晃的時候,她做了一個決定,就是我和她們合作的藝術展的名字一定要叫做《天堂》。
“我在寧夏肆虐的沙塵暴中見到過很多女人的臉。那些被北風吹得通紅的臉上,刻著不服輸的倔強。”她這樣描述,“但突然間,又會從那皺紋里爆出及其爽朗的笑容,就像那荒原上的被風撩動的野花……總是有這樣一些人,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弱小生命的堅韌、樂觀與尊嚴。
文回憶到,這些婦女花了一些時間才習慣和城市人相處。
“她們不會敲門,”她說,“她們從來都是不請自來,這是她們在自己的家鄉養成的習慣。她說這些婦女習慣很早就起床,說話聲音又很大,即使其他人還在睡覺。
“但是她們已經適應了都市生活。”
當文向她們展示如何使用計算機時,這又成了一個慢慢學習的過程。她們只是想不斷地點擊廣告,直到文向她們解釋這些廣告是什么,并且告訴她們有些廣告經常“欺騙”人們為止。文說她相信這一項目提出了問題,同時又解答了這一問題,即“藝術可以扶貧致富嗎?”
正如她提出的那樣“藝術應該是有創造性的,同時也應該是能解決問題的。就像我們把有創意的烹調稱為‘烹飪藝術’一樣,我希望通過藝術的創造力去開掘一條解救中國農村手工藝婦女的嶄新道路。”
她指出,在西方,社會性意識創造模式經常作為一種“低級藝術”逐漸消失。“但是我們在東方可以探索出我們自己的道路,不能僅僅讓藝術成為充滿神秘奢靡氣息的奢侈商品——那些商人和富人所喜歡的——更應該使藝術和普通人緊密聯系起來。”文說。
“這些婦女并不需要同情和憐憫,她們將會作為藝術創造者得到人們的尊重和認可。”(中國日報外籍記者 Erik Nilsson 編譯 趙楠 編輯 呂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