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7月20日社論文章:上個月23日傍晚的大雨使北京交通陷入癱瘓,因為積水過深,下挖式立交橋下成為司機的夢魘。北京市政府18日表示,要大力提升下挖式立交橋排水能力,在有條件的橋下建立地下蓄水池,收集雨水。
北京常住人口1961萬,提前10年超過1800萬人的計劃限額。其人均淡水資源僅為100立方米,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某種意義上說,北京是世界上“最渴”的城市之一。此前,市內雨水的最終歸宿是下水道,與污水同流,這些天賜的寶貴淡水資源瞬間被污染,令人扼腕。
雨水蓄存對許多大都市而言早已不是新鮮話題,紐約市政當局今年4月給市民發放了1000多個雨水容納裝置,鼓勵人們收集雨水。東京的排水系統會在降雨前根據雨量預報調節收集和排水能力,最大限度地收集雨水。東京的城市綠地大都低于周邊的混凝土或柏油地面,盡可能多地將匯集雨水,補充地下水源。
新加坡作為世界上地下及地表淡水資源最為匱乏的城市國家,僅僅依靠蓄積雨水便打造了世界知名的生態環境。新加坡的原則是,不浪費一滴雨水。相比之下,中國城市對雨水作為重要淡水資源的認識幾乎是一片空白。
同為內陸城市,巴黎人腳下有2400公里的排水管線,6000多個地下蓄水池,有近2000人的專業工人維護這個龐大的地下王國。法國人150多年苦心經營才換來了首都大雨中的淡然,同時從容地收下了大自然慷慨贈與的每一滴甘露。
北京老城區的地下排水系統始建于明朝,此后只在必要的時候小修小補,排水效能可想而知。作為近2000萬人口級別的國際大都市,北京只依靠北部山區的幾個中小型水庫收集自然降水,而讓廣大市區內的降水隨污水白白流走。
人口持續膨脹,北京過度依賴地下水成為不爭的現實,地下水枯竭,地面沉降,長時間過度開采,缺少補給最終會導致嚴重的生態災難。
北京49座下挖式立交橋中只有一座復興門立交橋設有地下蓄水池,而復興門橋作為西南二環的低點卻從未因降雨而積水,其周圍的幾座立交橋在上個月的暴雨中都成為重災區。
在給其它立交橋增建蓄水池的過程中,切忌求快,必須根據其配套的排水系統和周圍環境,參考常年降雨量統計數據,經過縝密的計算,才能建成經得起考驗的蓄水體系,而且更重要的是后期養護與維修。水利工程是千秋大業,規劃的前瞻性和維護的長期性尤其重要,畢竟,存水總比排水難。(中國日報社社論 編輯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