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7月16日社論文章:評級公司穆迪似乎讓正在尋找解決國家經濟蕭條難題的美國決策者們經受更為嚴峻的考驗,該公司警告說如果美國國會不同意提高該國債務上限就將下調美國國債3A評級。
但如果我們對比穆迪在歐洲的行事方法就會發現這種警告是非常溫和的。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本·伯南克暗示將打出他的王牌 —— 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也就是飽受詬病的QE3)—— 即使該政策可能最后對挽救美國經濟無能為力。
盡管評論人士認為,伯南克的表態只是鼓舞市場信心并敦促國會同意在8月2日前提高美國債務上限的一種策略和談判籌碼,但該政策也顯示出美國的經濟問題已經是積重難返。
2009年底,美聯儲發起第一輪量化寬松政策,于2010年3月結束;之后又開始了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此后失業率下降了一點,但失業率整體仍然很高,今年6月更是從5月的9.1%提高到9.2%。其它經濟指標也顯示美國經濟前景未明。
在這種情況下,穆迪的警告似乎合情合理,但這僅僅是一種警告,而且別忘了美國可以利用量化寬松政策 ——如果美國實行QE3的話,很可能會加劇其它國家的通貨膨脹并制造資產泡沫——來印更多的美元買進美國國債,從而維持較高的債務評級。
反觀在歐洲,同樣的評級機構將葡萄牙主權債務評級由原來的Baa1級下調到Ba2,使其成為“垃圾債券”,招致葡萄牙領導人的譴責。有評論人士認為穆迪公司忽視了該國全國范圍內得到“統一支持”的財政救援計劃以及削減赤字的承諾。在最近的一次評級下調中,穆迪在沒有事先警告的情況下削減了愛爾蘭的評級,引發歐盟官員對評級機構的強烈質疑。
穆迪這種令人生疑的評級方式讓人質疑該機構在全球最重要的經濟體、同時擁有最主要的儲備貨幣美元的美國和擁有唯一可能與美元抗衡的歐元的歐洲經濟體之間的競爭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然而,在“貨幣戰爭”的背后,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即近幾年世界兩大主要經濟體在增長方面乏善可陳,從而力圖通過“金融革新”來維持他們的經濟活力 —— 直到經濟危機打碎了他們的夢想。
對于這兩大經濟體而言,雖然深刻經濟變革的代價是痛苦的,但又是必須采取的措施。它們必須加強財政約束,修復金融部門,同時更加注重實體經濟的增長;最重要的是停止短期利害驅動的政策來挽救兩大經濟體的不斷下滑。(中國日報社論 編譯 呂捷 編輯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