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7月7日言論版文章:2011年5月26日美國國會議員要求國會對其1882年通過的《排華法案》道歉。這一法案阻止中國移民來美及融入當地社會,是美國國會第一次剝奪某一移民團體的公民權。該法案于1943年廢止。
1988年美國國會曾經對二戰期間迫害日本移民道歉,2008年曾為壓迫黑奴道歉。
《排華法案》在美國法制史上位置尷尬,科文頓·柏靈律師事務所華盛頓辦公室合伙人馬丁·古德認為。“除了極少數原住民,大多數美國人都是移民的后代。我也正與同事一道敦促國會承認這段歷史并為之道歉,”他說。古德本人是白俄羅斯移民的后代,曾在美國議會供職十年,是兩名多數黨領袖參議院的顧問。
他說,現在的國會其實與19世紀末出臺的政策沒有關系。“但只有國會有權利承認歷史。我認為這屆國會不會道歉,因為國會成員們本身并沒做錯事。但國會至少可以表示,那段歷史是錯誤的。”
這項排斥、歧視中國移民的法案直到1943年廢止,當時美中兩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結成盟國,共同抗擊日本法西斯。正視那段歷史也是對在美中國移民的一個交代。
150年間,中國人在美國歷史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建設性角色。例如,如果沒有那些忍辱負重的華工,就不會有橫跨美國的鐵路。今天,美籍華裔居民活躍在美國社會的各個領域,從商業到政界,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他們非常徹底地融入了美國社會。
“美籍華裔居民表現很好。在人均受教育程度和人均收入方面,他們比美國白人還要高。他們正逐漸成為商界、醫藥行業、建筑業及其他各個領域的領袖,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他們在政界會有更大作為,這也會進一步促進他們在傳統的教育和醫藥領域取得成功,”他說。
中國移民到達美國的時間比其他很多移民都要早,他們在美國打拼的歷史也更長久。拉丁美洲的移民歷史都不如中國人長。“華人文化中獨有的對家庭、工作和教育的執著將中國移民與其他移民區別開來。他們很好地利用了美國的制度。”
古德指出,中國移民來美國沒有受苦受難者的心態。他們心里認為社會并不虧欠他們什么。“所以,中國人并不坐等他人給他們機會。中國人自己尋找機遇,并且能夠成功地利用機遇。中國人在美國的成功才是美式成功故事的真實寫照。”
深深植根于華人心底的堅毅和適應能力是他們從中國帶走的寶貴財富,這些財富激勵著海外華人自強不息。古德話鋒一轉,談起了當代的中國。“只有當你來到中國的時候,才會明白海外華人的堅韌不拔,以及他們對家庭、教育的執著源自何處。”
他說,美國華人影響、塑造了美國的體制。“民主、自由和自尊在不同國家和地區以不同的形式表現出來。在中國的表現形式或許與美國不同,這就使得中國的很多發展和變化在西方看來是難以理解的。”
不論中國以何種方式發展,中國的變化都在影響著世界。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中國絕不是一個靜止的國家。其活力和規模決定了它重要的國際地位,古德強調,現在沒人能夠忽視一個崛起的中國。
英文原文請見:http://www.tsdianying02.cn/cndy/2011-07/07/content_12850772.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日報記者 李洋 編輯 呂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