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6月15日專欄文章:自從該事件被媒體報道已經一個多月過去了,然而直至今天,每當我看見司機違規(guī)行車時,我總是會想起這件事帶給我的思考。
今年四月里的一天,在廣州的一條單行街上,一位外籍人士攔下了一輛逆向行駛的汽車,大聲向司機嚷道:“這里不許走,不可以的!”
這個老外的行為無疑是值得稱贊的。但這件事情的意義遠遠超出老外此舉本身。它應該使我們深刻地反思某種我們已經失去了很久的東西。
我猜想,當老外厲聲呵斥的時候,不僅當事的司機,而且現場看到這一幕的所有過路人都震驚了。因為在這個國家,如果不是執(zhí)法人員,沒有人會出手攔下一輛逆向行駛的汽車或一輛在人行道上穿行的車輛。這樣做會招致違規(guī)者的怒視、甚至粗言穢語,也會引起旁觀者的好奇目光。
這說明了為什么上述老外的行為被中國網民評價為“難能可貴”。
老外們來到中國后,尤其是那些來自發(fā)達的西方國家的老外們,當發(fā)現人們違規(guī)和無視公共秩序的現象很普通時,他們通常都會感到震驚。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會公開地對此行為表示抵觸。我自己也曾經遇到過如此怒斥。
十年前,當我第一次拿到駕照時,興奮不已,通常會超速行駛。有一天,我駕駛著新買的汽車去上班,到單位門口時,我轉向減速,但車子速度還是很快,我不得不急踩剎車避免撞到門前的過路行人。他們顯然是被嚇了一跳,但沒有一個人對我說出指責的話。然而,一位正巧旁觀了此事的外國人卻走了過來,嚴厲地斥責我。由于我坐在車里,緊閉著車窗,沒聽清他在說什么,但能看出他很氣憤。
頓時間我感到很羞愧。我贊賞他的行為。如果我當時像他那樣路過,我就做不出像他那樣的行為。我會像大部分國人一樣,不會在這種“小事”上出面管閑事。
這不是唯一的一次我看到外國人很認真地糾正其他人的不當行為。2004年,我前往德國出差。一天,我驅車行駛在鄉(xiāng)間公路上,被路旁的田園風光吸引。我把車子停在路邊,拿起相機準備拍照。這時,一輛車從我身旁駛過,但開過去十幾米后卻停了下來。然后讓我大為吃驚的是,那輛車居然倒車開了回來。到了我身邊,一男子下車,嚴厲地對我說:“在這里停車是違法的。這么做很危險。”如果是在中國,看到類似的情況是不會有人來管這個“閑事”的。
生活在大多數人都守法的環(huán)境里的西方人,他們有著強烈的公民責任感,對于任何公然違規(guī)的行為都會看不慣,都會明確表示憎惡。然而,我們中國人,卻似乎對一些小的違規(guī)行為司空見慣,不以為怪了。
有違規(guī)行為并不可怕,因為這在任何一個社會里都不可避免,可怕的是,我們對于違規(guī)卻已經變得習以為常,麻木不仁,甚至寬容以待。
暫且不管政治與意識形態(tài)差異,我們應該在這點上向西方人學習。其實,我們中國人對前述的社會丑態(tài)曾經是很不寬容的;對于違規(guī)者我們曾經是非常嚴厲的。那個時候是“老鼠過街人人喊打”,政府還鼓勵市民“敢與壞人、壞事作斗爭。”
但現在時代變了。我們已經放棄了“斗爭哲學”,我們學會了要彼此相愛、彼此仁慈,我們用“表揚與自我表揚”取代了“批評與自我批評”。不過我們也同時失去了對罔顧法規(guī)的反社會行為的反感。
我們從西方人身上學會了要尊重人類尊嚴和自由,但我們也要學習他們執(zhí)著維護社會秩序和正義的意識。
英文原文請見:http://www.tsdianying02.cn/opinion/2011-06/15/content_12698272.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日報專欄作家 劉式南 編譯 呂捷 編輯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