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6月15日報道:正在消逝的印章藝術現在已經成為大學的一個專業。
全世界幾十億人通過電視觀看的北京奧運會被譽為是現代中國的亮相派對,它向世人展示了顯著的卻又傳統的中國形象。奧運會的官方會徽是一個古代的印章,上面刻畫著一個舞動的形象,它也是漢字“京”的形狀,意味著北京。
這種圖標所展示的中國形象深深印入了觀看過2008年奧運會的人的記憶中,這或許是對印章藝術最大的一次促進,這種藝術可追溯到3000年前。
歷史上,印章是由工匠雕刻的,用以充當國家權力和個人身份的象征。
貴族和政府官員將印章交給委托人以讓他們去執行官方談判。印章代表著責任、義務,信任和承諾,為清晰的溝通以及信息的真實性做了鋪墊。印章本身是被委托者的代表。
十三世紀以后,印章開始成為中國的一種藝術形式,也成為學者標準的隨身佩戴物。
印章上不僅刻有名字,還刻有能表現佩戴者個性的詩詞或句子。一些印章還刻有圖畫。
印章上刻的特殊字體不同于日常的字,它是從甲骨銘文中進化而來的。這種篆書出現在周代(公元前1046-256年),甲骨銘文整潔的結構為現代中國漢字奠定了基礎。
現在,21世紀的學者開始從事印章事業。去年,中國第一個篆刻藝術研究生從中國篆刻藝術研究院拿到了學位,這是中國唯一一家把重點放在研究以及保護該傳統的機構。今年,又有5個研究生從事該課題,他們努力使這種古老的藝術富有生氣。
近年來,印章雕刻技工忙于推廣他們的手工藝。在2006年,中國篆刻藝術研究院在意大利的托里諾舉辦了展覽會,這是在歐洲第一次舉辦此類活動。該研究院計劃2012年在美國舉辦一場展覽會。
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印章制作專家也利用這些重大事件來展示這項傳統藝術。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篆刻藝術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成功地促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篆刻藝術列入保護之列的中國篆刻藝術研究院副院長洛芃芃說,“2008年北京奧運會后,篆刻藝術受到了海內外的關注?!?/p>
他表示,“篆刻藝術被成功地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進一步提高了該藝術的影響。例如,在篆刻藝術被列入之前,很多人認為印章只用于官方文件。但是現在他們知道那些文件中的圖章不同于印章?!?/p>
西泠印社,是中國成立最早、最大的印學社團,成員有300多個。它在上海世博會期間呈現了一場特殊的秀,很多專門制作的印章被用來送給前來參觀的外國領導人。
西泠印社總部設在杭州,該社副社長員童衍方說,“過去四年,西泠印社已經在美國和歐洲舉辦了篆刻藝術展覽,今年9月份還將在倫敦舉辦?!?/p>
從國際視角看,印章雕刻仍是一種小規模的藝術形式,主要局限在中國、日本和韓國。西冷印社的外籍成員大多是日本人。
西泠印社的成員、浙江省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蔡樹農說,“在西方國家,很少有專為印章藝術舉辦的藝術交流活動?!?/p>
“在很多情況下,印章雕刻師只是隨一群藝術家一塊出國。”印章雕刻師不僅精通雕刻,還必須要學習篆書。
洛芃芃表示,“學習篆書是印章雕刻初學者的第一道門檻,要使其看起來美觀,這些字還必須有好的布局。這使得印章雕刻成為一門很難掌握的藝術?!?/p>
洛芃芃說,近年來政府通過給重要人物贈送印章的形式來提倡這種藝術。過去,給來訪的外國領導人贈送的禮物往往是絲綢或瓷器。但是,現在他們收到的禮物是印章。
現在,印章已不是國家主席和政要才能享受到的藝術。印章已經成為日常旅游者中頗受歡迎的禮物。
他們參觀一個商店,然后告訴雕刻師他們的名字,雕刻師考慮下中文翻譯。大約一個小時后,一個個人印章就制造好了。
北京潘家園市場是一個受歡迎的古玩和手工藝品中心,很多個印章雕刻師在這里經營。根據印章制造所用的材料,價格在50元到2000元不等。商店老板季鳳光(音譯)說,“外國游客偏愛有印紐的印章,他們最喜歡中國龍。他們經常挑選那些價格在10元到幾百元的印章。甚至有聯合國官員買我們的產品作禮物。”
但是對一些店主來說,印章生意很不容易。
呂品是一位北京的印章雕刻師,幾年前他開在琉璃廠的藝術商店關閉了,他表示,政府應該多采取措施以加強印章藝術市場。
坐落在北京市中心的琉璃廠以賣各種各樣的工藝品和古玩出名。它是北京的傳統老區之一。
呂品稱,琉璃廠里專賣印章的商店很難生存。印章一般和書法等其他的藝術品一塊出售。
他表示,“除了書法家,很少人在日常生活中會用到印章。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印章只是一種沒用任何實用價值的新奇禮物?!?/p>
呂品說,由著名藝術家用珍貴石頭雕刻的貴重印章通常要賣幾千元一個,普通人一般買不起。那些便宜的印章一般質量又不好。
呂品表示,“政府應該采取措施以保證印章市場的穩定性,例如,可以設立一條售賣物美價廉印章的專門街道?!?/p>
英文原文請見:http://europe.chinadaily.com.cn/epaper/2011-06/10/content_12671244.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日報記者 張曦 編譯 張斯 編輯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