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5月17日報道:上周日晚,“飛人”劉翔在國際田聯鉆石聯賽上海站奪冠,以“13秒07”——本賽季世界最好成績——力壓美國名將大衛·奧利弗,讓所有“翔迷”為之振奮。
一片贊譽聲中,媒體將劉翔的強勢歸來歸功于新的七步起跑技術,但來自北京體育大學的田徑訓練專家昨天卻給“翔迷”們潑了盆冷水,認為劉翔的新起跑技術“效果被放大了”。
北京時間5月16日,劉翔閃耀上海站比賽的第二天,中國日報記者連線了北京體育大學田徑教研室副教授、運動訓練學博士武文強老師,對110米欄七步起跑與八步的差異,對運動員自身專項力量的要求,以及最終能呈現的效果多少進行了咨詢。
武老師認為,劉翔在上海站的出色表現,主要應該歸功于他出色流暢的過欄技術,一如既往的整體節奏以及出色的心理和身體狀態。應該說是“整體的出色發揮幫助他贏得了比賽,跑出了好成績”,而媒體聚焦的七步新技術,實際上對成績的影響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
“從起跑到第一個欄的距離是13.72米,無論是七步還是八步,每一步的步幅都不是很大,小于人們正常跑步時2.5米的平均步幅。八步變七步,減少一步的情況下,其實每一步的步幅增加的幅度非常小,對于高水平運動員來說,他們的腿部肌肉力量已經達到了較高的水平,這樣極其有限的步幅變化并不需要太大的力量提升。”武老師說。
武老師認為,相對于身體力量來說,新的七步起跑技術對于劉翔最大的挑戰就是“心理上的適應和習慣改變后的調整”。
為了保持攻欄腿不變,在減少一步的情況下,劉翔必須在起跑時換成左腳在前,相對于原先十幾年保持的右腳在前習慣,在起跑蹬地發力以及前七步的加速過程中會有些許的不適和感覺上的細微偏差。
“對這種細微偏差的調整和習慣改變的適應,是劉翔采用新技術真正的挑戰。這也有可能對他前三個欄的節奏產生影響。”武老師介紹說。
武老師認為,劉翔剛開始采用新技術訓練不超過三個月,現在僅就一場比賽來評估這項技術對他成績的影響還為時過早。
“在省一步的情況下,運動員與地面接觸的次數少一次,騰躍在空中的時間更長,因為接觸地面比在空中的摩擦力更大,理論上會縮短時間。但是關鍵在于劉翔能否保持原先八步時的動作頻率和節奏,頻率不變,少一步的情況下,劉翔的成績才能真正明顯提升。”武老師說。
另外,對于人們普遍關注的劉翔的跟腱傷病,武老師認為“改練新技術應該不會對劉翔的傷病產生太大沖擊”。
“高水平運動員在增強專項力量的過程中,會非常注意整體的平衡和循序漸進。傷病以及復發大部分都是因為力量發展不平衡造成的。劉翔目前身體力量的增長是符合他個人要求的。而且新技術對他跟腱的沖擊并不大,因為每一步所增加的幅度以及要求的力量提升很有限。”武老師說。
英文原文請見:
http://www.tsdianying02.cn/cndy/2011-05/17/content_12521396.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日報記者 孫曉晨 編輯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