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5月6日報道:本周三,美國學者在發布其關于中國在美直接投資的最新研究報告時發出警告:制造中國在美國直接投資的政治恐慌,會使美國錯失增加就業和投資的機會。
這篇題為《美國的門戶開放?——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利益的最大化》的研究報告表明,未來十年,中國在增加對美直接投資方面的巨大潛力將推動美國的經濟增長,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該報告的作者之一、美國經濟學家榮大聶(Daniel Rosen)表示,在過去兩年里,中國對美直接投資的數額以每年130%的速度急劇增長。
榮大聶和他的伙伴,同為美國經濟學家的Thilo Hanemann預計,僅2010年,中國在美國的投資就達到了50億美元。
在結合了來自專業數據庫、媒體報道以及行業的數據,對中國實時投資數額進行了整合之后,兩位經濟學家表示,在美國的50個州中,中國在35個州擁有自己的業務,創造了大約一萬個就業崗位。
那么,中國公司投資的動力來自何處?
榮大聶表示,盈利是中國投資的主要目的,他說,“未來十年,中國公司在全世界的直接投資可能達到1~2萬億。”
美國前駐華大使芮效儉(Stapleton Roy)表示,“過去幾年中,隨著中國轉變其全球戰略,逐漸由外國直接投資的接收國轉為資本的輸出國”,這項研究將為“可能掀起的爭議”提供“充分掌握信息的基礎”。
現為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和基辛格中美關系研究所主任的芮效儉說,這項研究“為理解中國對美直接投資的積極方面及其在發達國家進行直接投資面臨的潛在風險,匯集了最佳的事實依據?!边@項研究由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和亞洲協會美中關系中心聯合開展。
該研究報告的兩位作者強調了已經引起公眾尤其是美國國會反對的國家安全問題認為,美國應當繼續發揮美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的篩選保護作用。該委員會由美國財政部以及來自國防部、情報部門的部分成員共同領導。
榮大聶在為美外國投資委員會的作用進行辯護的同時也承認,華為在美國的收購遭遇接連的失敗以及一些其它廣為人知的案例,“已經在中國企業家,以及考慮在美國、德國、加拿大或者其它地方經營的中國企業心中埋下了不信任的種子?!?/p>
亞洲協會美中關系中心主任夏偉(Orville Schell)指出,中國向美國投資的熱潮是“中美關系根本性的變化之一”。
夏偉說,如果美國找不到方法使其“對中國資本達到對其它公司相同的開放程度,”那么美國在包括國家安全在內的很多問題上就要“吃苦頭”了。
芮效儉說,他在擔任美國駐中國和印度尼西亞的大使期間,促進了美國在中國和印度尼西亞的投資,但他發現他現在身在美國,很難繼續推廣他過去的經驗”。
芮效儉說,“正如我們在中國投資的目的不是要推翻中國一樣,總的來說,中國也不會為了謀利以外的目的在美國投資,盈利是驅動全世界投資的共同動力。”
“因此這份報告重在強調外國投資的風險,得出的結論是我們具備完善的體系,以確保我們不會那么天真?!?/p>
“另一方面,使得中國在美投資具有說服力的是,中國在美國的投資符合美國的利益,如果我們采取的政策讓中國的資本流入其它利潤更高的國家,就是在損害我們美國自己的利益?!?/p>
英文原文請見:http://www.tsdianying02.cn/cndy/2011-05/06/content_12455142.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日報記者 黎星 譚英姿 編譯 趙欣瑩 編輯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