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4月26日蘇丹喀土穆、朱巴、阿卜耶伊報道:掛在胸前的木雕十字架體現了杰羅姆·加納戈(Jerome Ganago)的與眾不同。
在幾乎所有人生來就是穆斯林的北部蘇丹,加納戈是為數不多的基督徒。這是因為他出生在南方,他的老家是蘇丹南方的西部重鎮瓦烏。
在三月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后,55歲的加納戈正坐在他位于蘇丹首都喀土穆南郊一片廢棄荒地里臨時的家 --- 一個簡陋的由木梁和破布圍成的帳篷外,和他的同鄉、37歲的艾利亞斯·丹尼爾(Elias Daniel)一起聽收音機、聊天。
“我們在等待我們政府派車把我們接回老家的消息,”丹尼爾說道,向記者指著帳篷外雜亂堆著的一些簡單的桌椅和其他日用品。“我們就快回家了!”他興奮地說。
他們的帳篷外還有幾十個類似的帳篷。這塊荒地上總計住了1000多名老家在瓦烏的南蘇丹人。他們口中的政府并不是位于喀土穆的蘇丹中央政府,而是位于蘇丹南部首都朱巴的蘇丹南部政府。
蘇丹南部將于今年7月9日宣布獨立。許多南蘇丹人也將陸續回到自己的老家。據蘇丹南部政府新聞發言人、信息與廣播部長巴納巴·馬里亞·本杰明(Barnaba Marial Benjamin)博士介紹,迄今為止已經有超過一百萬名南蘇丹人回到了家鄉。“可能會再有一百多萬從北方回來,”本杰明說道。
這些返鄉者通過各種交通方式回到南方,他們有的擠公車,有錢人也有自己開車回去的,有的坐船沿尼羅河南下,還有的已經先于加納戈和丹尼爾一步坐蘇丹南部政府安排的車返回了家鄉。
可他們倆和另外那1000多名瓦烏的同鄉可能還要等很長的時間,因為本杰明表示南方政府無法在一年內完成接回、安置的工作。
當被問到這些返鄉者最終將會被如何安置時,本杰明說“他們將回到自己的家鄉,他們知道在哪里,他們在那里有農田和親戚。”
許多返鄉者都回到了南北蘇丹交界處的一些州,也有很多一路南下到了首都朱巴。位于尼羅河上的朱巴港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個巨大的返鄉者難民營。樹下、河畔、泥地上都有一些各種各樣簡陋的帳篷,很多帳篷旁邊都有簡單的石灶。
不僅僅是從北部,有的人甚至是從世界的另一頭回到了老家。在從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飛往朱巴的航班上,《中國日報》記者遇見了兩位從美國內布拉斯卡州回國的南蘇丹人。
他們因為蘇丹內戰在14年前被迫離開故土,在美國當了14年難民后終于第一次回到了家鄉。
“真是一點變化都沒有!”飛機降落后,24歲的其昂闊特·夸吉恩(Changkuoth Kuajien)感嘆道。
如此大規模的返鄉潮對于蘇丹南部政府說是一個巨大的困難,因為蘇丹南部本身就缺乏食物。根據聯合國的統計,其八百萬人口中的一半在去年接受了聯合國提供的食品。
盡管困難重重、生活艱辛,很多返鄉者對自己新國家的未來表示樂觀。“因為這是我們的故土!”18歲的瑞奇·楚爾(Rech Chul)向記者解釋道。兩個多月前,楚爾和他的堂弟,17歲的喬克·孔(Jok Kon)回到了他們的老家,位于阿卜耶伊地區中心的阿卜耶伊鎮。
總面積達10460平方公里的阿卜耶伊仍然處于戰火之中,南北蘇丹均稱該區是自己的領土。當地政府說仍然有超過37000的南方人已經回到了這里。
雖然是南方人,可楚爾和孔都是在喀土穆長大的。回到阿卜耶伊鎮后,他們只能暫時居住在爺爺的兩層磚房(可能也是這個飽受戰火摧殘的鎮里最好的民房)里。他們說自己的最大的希望就是擁有自己的土地開始新生活。
除了沒有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語言不通也成了這些在北部長大的南方孩子的最大障礙。楚爾和孔說他們從小是在阿拉伯語的環境中長大的,而在由南部土著丁卡人控制的阿卜耶伊鎮,很少人說阿拉伯語。
然而這對堂兄弟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孔說他希望自己長大后當醫生;楚爾的夢想更大,他想當外交部長。
“如果我是外交部長,我將盡力建成南北蘇丹之間的友好合作關系,”楚爾說。
同樣樂觀與自信的還有尚未回家的加納戈和丹尼爾,他們說蘇丹南部能夠獨立他們真是“太高興了”。
為了回家,加納戈甚至賣掉了他在喀土穆居住了兩年多的房子:“我們對自己的新國家充滿信心。如果她的未來沒那么好,我就自己動手把她建好!”
英文原文請見:http://www.tsdianying02.cn/world/2011-04/26/content_12393099_4.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日報記者 張海洲 編輯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