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4月26日報道:去年秋天的大白菜買了7毛錢一斤的好價錢時,徐光玉樂得滿臉笑容。而到了今年春天他臉上卻只剩苦笑了。 三畝地里3萬斤的大白菜,剛剛被菜商一斤7分錢的價錢買走了。
“一畝地光施肥就得一千塊錢,再加上灌溉,打藥,至少是一千五。這還不算人工”41歲的徐玉光一遍算賬一遍嘆氣。4500元成本的大白菜,到如今只買了2100元,而其中每斤三分錢是摘白菜的人工費。“我還得管飯,現在就是餐館里一盤炒白菜,也得十塊錢吧。”
即使是這樣賠本的買賣,徐也承認自己算是走運的了。同樣在山東省青州市東夏鎮種地的農民,有的家里菜根本就沒有人要,只能碾碎了在地里當肥料。或者讓人拿去喂豬。
今年春天,菜價的暴跌是和徐光玉一樣的全國各地的菜農不得不面對的事實。商務部的數據顯示,4月11日至17日,全國18種蔬菜平均批發價格比前一周下降9.8%,三周以來已累計下降16.2%。2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本月11日至20日全國50個大中城市蔬菜價格。大白菜繼續下降至1.79元每公斤,較2月份下降近13%。
8分錢一斤的卷心菜讓山東濟南歷城區唐王鎮的韓進明白,自己的6畝卷心菜地要賠掉上萬元。而這6畝地,是韓進家僅有的經濟支柱。這名39歲的農民在絕望中選擇了在臥室上吊自殺,也引起了全國對“菜賤傷農”的關注。
流通環節費用不減必定菜賤傷民
不論是大棚里農戶虧本賤賣的蔬菜價格,還是批發市場里菜商望眼欲穿的等待,其實都并不沒有給消費者帶來實惠。
北京朝陽區劉女士在看到白菜滯銷的消息后憤憤不平地質問,“為什么報紙都說菜價降了,而我樓下的商店里白菜卻還是1塊多錢一斤。”
根據統計局25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全國50個城市,4月11日至20日,大白菜的平均價格為1.79元;而上個月的同期,大白菜的價格價格為1.75元;二月同期,白菜價為2.06元。
在田間地頭收購的7-8分一斤的蔬菜,到市區菜市場賣價就達到8-9毛一斤甚至更高的價格。近10倍差距主要來自是由于運輸成本、人工成本、存儲成本,以及蔬菜自身消耗成本、菜市場的攤位成本等各種因素累計而成。為此,國務院常務會議已經多次提出要減少農產品流通的中間環節,發改委也在不久前的會議上提到要支持農產品直接進入超市。
而至少在目前,對于徐光玉這樣普通的農民來說,進入超市的門檻太高,手續也太復雜了。
宏觀調控抑制菜價 菜農利益受損
盡管市場分析認為天氣是“菜賤傷農”的禍因之一,暖冬和晴天縮短了蔬菜的生長周期。往年,一般是南方蔬菜先上市,南方蔬菜下市的時候北方蔬菜才上市,之間有個時間差。而今年確是南北方的蔬菜幾乎在同一時間上市,造成了市場供應飽和。
但專家同時指出導致“菜賤傷農”的絕不僅僅是天氣。
山東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藺棟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菜價在經歷了一輪漲價之后,按照市場規律正步入降價期。今年農產品領域的民間投機資本撤出,去年上演的菜價泡沫也隨之破裂,從而引起菜價大降。
但是,就山東省而言,種植規模并沒有大幅提高。根據山東蔬菜協會的統計數據,去年全省種植蔬菜370萬畝左右,而2009年這一數字則是350萬畝,增幅并不足以促使蔬菜大幅度降價。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李國祥研究員認為,近期政府的宏觀調控有效地控制了菜價的上漲,降低了城市居民的消費。但是專家指出,今年三月份國家發改委約談數家農業生產企業,要求其不得任意漲價,這在某種程度上層層打壓了蔬菜收購價,菜農因此成為受害者。
李國祥認為,可以預見的是今后的幾個月里將會有更多的蔬菜品種經歷大降價,而國家能夠采取正確的措施平衡消費者利益與菜農收益將成為一大難題。
冷庫里令人窒息的腐爛味
在山東青州市的東夏鎮,家家戶戶都在種大白菜,而且由于去年韓國泡菜危機,去年價格猛漲直上的白菜價格,也讓周邊的農戶覺得有利可圖,擴大了白菜的種植面積。
而停在徐家大棚不遠處的大卡車,準備把徐家的大白菜運往50公里外的號稱“中國蔬菜之鄉”的壽光市。
在壽光農產品物流園這個全國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前身是壽光蔬菜批發市場。由于1983年由于擴大大棚種植面積,壽光市2500萬公斤的大白菜滯銷,蔬菜批發市場在一年之后孕育而生,為的就是防止“菜賤傷農”的事件再次發生。
菜商陳建泉坐在自己的卡車旁感嘆,“我還從來沒見過菜價那么低過。”而不遠處的高高掛著的電子價牌,正在反復播放剛剛成交的蔬菜價格。陳建泉從凌晨1點把收購來的1萬斤大白菜運到了市場,而一直到下午,大部分的白菜還原封不動地留在車里。“如果賣不出去,就在這兒一直待著唄。”陳說,這車里的白菜禁不起放,再過兩天,就更加不新鮮了。剛剛把一車白菜賣出去的另一戶菜商說,自己從昨天下午就一直在市場里了。
去年韓國大白菜減產30%造成的泡菜危機,也讓國內大白菜的價格一路猛漲,菜商和投機客紛紛屯起了白菜。
就在離壽光物流園不到10公里的華龍恒溫庫及四周,已經散發出白菜腐爛陣陣惡臭,而冷庫外的空地上,一堆堆腐爛的白菜已經面目全非,滿地都是腐爛的菜汁。
打開一個冷庫門,一股令人窒息的腐爛味就迎面而來,經理呂文國說看著正在滴水的一袋袋大白菜介紹說,這是一位淄博的客戶去年底存在冷庫里的600噸大白菜,預付了1萬的冷庫儲存費,現在還欠著2萬塊余款沒交。現在顧客放棄了這批白菜,手機也關機,找不到人了。
而冷庫本身也用3毛5一斤的價格吞了1000噸的大白菜。呂經理介紹,白菜本身的損耗就很大,大概在40%左右。“進庫兩顆白菜,出庫就剩一顆。所以出庫的白菜必須賣到至少8毛錢一斤才能回本。”而呂經理說,自從白菜入庫之后,市場菜價就一直在3毛左右,就再見有漲過。反而越來越低。”
從08年開始同時經營著中國壽光蔬菜網的呂文國也表示,保守估計,壽光大概有40到50個洞(冷庫)里存著大白菜。
壽光的情況在山東來看,并不是最糟糕的。根據經濟觀察報的報道,在離壽光400公里外的濟寧市金鄉鎮這個傳統的大蒜產區,金鄉大蒜產業信息協會常務副會長楊桂華保守估計當地的冷庫里至少存有20萬噸白菜。
離東夏鎮150公里外的濟南唐王鎮,2000畝的菜地的菠菜也讓開始讓菜農們發愁。根據山東商報的報道,菠菜從20多天錢的6毛錢一斤,最低跌倒了6分錢,一些菠菜也被拖拉機碾碎成了肥料或被拿去喂雞。
徐光玉也鼓動著他的鄰居老李跟記者說說他家還沒賣出去的白菜。“這事就是應該說出去,多報道報道,讓大家都知道我們這里有白菜。” 而老李,指著他的大棚里綠油油的一片菜地感嘆到,“今年的芹菜也才1毛錢一斤啊。你說我就是拔了,接下來又種什么好呢?”
專家:培育大型農產品加工企業穩定市場是一條出路
上周,商務部出臺措施,要求各地商務行政主管部門千方百計幫助菜農銷售滯銷蔬菜。上周五,山東省商務廳出臺政策,要求部分超市、學校和企業食堂采購當地滯銷蔬菜。這在某種程度上改善了市場上的供需關系。
李國祥研究員認為,農民缺乏掌握市場供需的能力,不能依據市場自我調節種植規模。這也導致了專業農民因菜價大降而破產,濟南市自殺的菜農韓進就是一個極端例子。
李國祥進一步分析認為,個體農民需要聯合起來。參照國外的經驗,我國政府應該提供優惠政策、加快組建大規模蔬菜生產企業,并賦予其穩定物價的職能。這樣既讓農民得實惠,又有利于我國經濟的平穩發展。
英文原文請見:http://www.tsdianying02.cn/china/2011-04/26/content_12393141.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日報記者 段妍 胡永啟 編輯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