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4月15日見報言論版文章:美國政府以“巧實力”的概念重新定義自己的外交政策,所顯示出的即便不是一種自滿,至少是一份充足的自信,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預設了其具有戰略優勢的前提。
然而,西方若想保持對國際事務真正影響力,就不應為自己在人才方面處于國際領先地位而沾沾自喜,而應著重理解是什么因素促使新的全球力量取得成功。要知道,在美國公共外交機構向世界各國大力鼓吹其善意的“巧實力”的同時,中國正在悄無聲息地憑借其“隱實力”重塑著地球村。
顯然,21世紀上半葉,力量的重新分配和國際影響力的角逐主要發生在美國和中國之間。
自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實施以來,每當一個十年結束,關注中國的人們就不得不得出相似的結論:在十年之初總是低估了中國在國際體系中相對實力增長的預期。
從根本上來說,分析家們向來無法精確評估和預期中國的發展勢頭,因為他們先入為主地認為中國存在所謂的結構性缺陷,無法理解中國的“隱實力”或其非同一般的適應能力。畢竟,中國的領導人不僅統領著整個國家,還肩負著復興文明國家的重任。
中國的崛起,不僅糾正了18世紀歐洲工業革命以來出現的發展不平衡的狀況(即歷史學家彭慕蘭提出的“大分叉”),同時,這個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大國重新回歸歷史舞臺中心位置,也標志著一個新時期的開端——不同形式的現代化共生并存。除了更加顯著的政治經濟多極化趨勢,人們還應當重視中國這種既非沾沾自喜也非自鳴得意的全球競爭理念,認識到中國在全球的人才競爭中扮演的角色恰恰是其厚重的歷史文明的體現。
中國式的轉變以其獨特的規模、速度和范圍為特征,在世界歷史上可謂前所未有。上個月末,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林毅夫在香港召開的中國經濟發展論壇上表示,到2030年,中國的GDP總量將躍居世界第一。而在1978年,中國的經濟總量還不足世界的2%。
2003年,高盛公司首次展望金磚四國(包括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的經濟狀況時,就有專家預言,到2041年中國的經濟總量將超越美國。然而目前,他們又提出2027年將是發生極具象征性轉變的一年。渣打銀行則認為這一轉變將出現在2020年。
數字比長篇大論更能說明問題:1980年,中國對世界GDP增長的貢獻僅為3.6%,而1990年這一比例增長到9.6%;本世紀初的第一個十年,這一數字更是高達25.5%。憑借這樣的增長勢頭,佩尤研究中心2010年的調查結果也就不足為奇:74%的中國民眾對前景表示樂觀;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的這一比例僅為52%,歐洲則更低,只有40%。
盡管中國正在加速成為一支重要的增長力量,但也有許多人,包括美國著名的政治學家約瑟夫·奈指出,中國的軟實力仍然較弱。
但這可以用意大利作家卡爾維諾的作品《看不見的城市》中觀點獨到的一句話來解釋:“支配故事的不是聲音,而是聆聽它的耳朵。”或者更確切地說,中國的故事常以杜撰的形式被重新改寫,盡管為西方人所喜聞樂見,卻無法反應中國的現實。由于存在一些重要的缺陷和不足,中國的能力終究有限,因此,我們不應將中國視為一個本質上不完善的實體,而應當視其為正在努力發展以發揮其特有潛力的一支力量。
盡管西方傾向于認為中國的進步無異于西方化的代名詞,但中國的復興實際上是中國獨特形象的恢復與重申。換言之,西方傾向于按照自身意愿對中國的形象進行再造,并以此幫助解決所謂的中國形象問題。但是,中國的現實無法迎合西方的想象。
有趣的是,西方關于中國缺乏軟實力的話語,可以算做西方中心主義的一個例子。實際上,我們可以說中國并沒有努力遵循西方模式,沒有采用外國的標準或按照外來的規矩辦事,相反,中國一直致力于發展一種獨特的模式,以實現效力的最大化。
如果美國國務卿希拉里鼓吹的“巧實力”大體上被定義為軟實力和硬實力的結合,那么中國擴大其影響力的方式——“隱實力”,可以稱得上是三條“無為之道”:不沖突、不干涉和靈活應變,恰恰符合中國古代的戰略思想。
正如西方認為中國缺乏軟實力,對于美國“隱實力”的欠缺,中國也感到困惑甚至覺得有趣。
當然,正如美國等國受“隱實力”概念的啟發一樣,中國也可以努力增加其“巧實力”。但美國將繼續在其“巧實力”的大原則下自在暢游,而中國則繼續注重其甚為克制卻極富滲透力的“隱實力”。
2500年前,老子曾告訴中國要這樣應對紛繁復雜的世界:“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還有他的名言“治大國,若烹小鮮”,描述了保持國內政治平衡最為微妙的技巧。
同時,老子還認識到“上善若水”,并解釋說“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以至于“無以易之”。在21世紀,中國的“隱實力”比約瑟夫·奈提出的“軟實力”還要柔軟,卻能夠悄無聲息地擴大其影響力。而對于西方來說,不低估中國的發展勢頭符合其最高的利益。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正如大張旗鼓地提高軟實力是中國的明智抉擇一樣,西方也應當學學中國低調從容的“隱實力”。
英文原文請見:http://www.tsdianying02.cn/opinion/2011-04/15/content_12330375.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作者是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中歐論壇創辦人 高大偉 編譯 趙欣瑩 編輯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