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4月12日評論版頭條文章:4月14日,第三次金磚國家峰會將在海南三亞舉行,國家主席胡錦濤將主持峰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會議將達成成果文件。這次峰會意義非凡,值得予以格外關注。
二十一世紀的大事
以金磚國家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的群體崛起是本世紀世界經濟和國際政治中的大事,將對本世紀人類歷史產生深遠影響。迄今為止,世界的財富和權力的分配仍然是不均衡的。由于種種原因,世界上有一批發達國家,還有眾多的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掌握著世界的大部分財富,現行的國際體系也是由它們建立起來、由它們主導的。但是這一二十年來,情況逐漸有了變化,尤其是2008年爆發的金融危機,使本來可能會在5年到10年里發生的事情濃縮到1、2 年里發生了。發達國家在金融危機中遭到打擊,美國經濟雖然在復蘇之中,失業率仍然高到8. 5%,財政赤字也依居高不下;歐洲還在與債務危機做斗爭,顯現出停滯不前的勢頭;日本經濟多年滯漲;世界經濟有可能進入一個持續多年的低速增長期。發展中國家率先克服了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勢頭。據IMF預測,2010年新興經濟體增長為7. 1%,2011年也將達到6. 4%。此次金融危機之所以沒有演變成20年代那樣的經濟大衰退,在一年之后世界經濟就開始復蘇,筆者以為有兩個主要原因,第一是全球合作,也就是“同舟共濟”,各國協調宏觀經濟政策,共同抵御貿易、投資保護主義,使世界經濟保持了活力,而上個世紀20、30 年代則沒有這種全球合作,保護主義盛行,結果世界經濟成了一潭死水;第二個原因就是新興經濟體成了世界經濟的引擎,它們在世界經濟中的增量部分顯得越來越重要,從而帶動了世界經濟走出衰退。 現在全球財富的分布開始向著比較均衡的方向發展:20年前G7的GDP占了全球的70%多,現在只占50%多了。發展中國家的份額則在不斷增加。發展中國家的群體崛起自然成了這個世紀最引人注目的現象。
全球治理的新生力
以金磚國家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對國際政治的最主量要影響就是積極參與全球治理。
后冷戰時期,國際社會面臨著全球性的挑戰。這些挑戰大致可分三大類:人與自然的關系,如自然災害、傳染性疾病等;人與人的安全關系,如恐怖主義、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人與人的經濟關系,如此次金融危機。這些挑戰是全球性的,應對挑戰也必須全球合作,進行全球治理。在2009年9月的匹茲堡G20峰會上決定,由G20取代G7作為處理全球金融、經濟問題的主要平臺。這一決定本身就說明了,在處理這類問題時,不能僅僅依靠發達國家,必須有發達國家與新興經濟體的合作。而金磚國家都是G20的成員。這兩年,新興經濟體已經在處理全球金融和經濟問題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世界銀行和IMF也已經向新興經濟體轉讓了部分份額和代表權。但這僅僅是國際金融體系改革的開始。
新興經濟體在全球治理中的另一個突出例子是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從90年代初開始,國際社會就在這方面進行不屈不撓的努力,先后達成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京都議定書》等重要文件。但應對氣候變化是一個全新的國際機制,不是一兩個文件就能完成的。在哥本哈根峰會上、在坎昆會議上, 基礎四國(中、印、巴西和南非四國)的合作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今后這些國家也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
為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而努力
以金磚國家為代表的新興國家的崛起的另一個重要意義在于,它將推動建立一個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實際上,經濟全球化對各國的影響是不同的,世界上兩極分化嚴重,發展中國家中還有相當多的人生活在貧困線下,聯合國也確定了消除貧困的千年發展目標。新興經濟體的群體崛起就是發展中國家順應經濟全球化的大潮流,趨利避害,自強不息所取得的成果。這些國家各有自己的特點,各有適合自己國情的不同的發展道路,它們的成功經驗,甚至不太成功的教訓,都可以為尚待發展的國家提供借鑒。而它們在全球治理中自然會顧及發展中國家的利益,會盡其所能地謀求世界經濟的均衡的可持續的發展,從而使國際格局更加合理。
即將在三亞召開的金磚國家峰會將在以往兩屆峰會的基礎上進一步“凝聚共識,加強協調,深化合作”,使這個機制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英文原文請見:http://www.tsdianying02.cn/opinion/2011-04/12/content_12308097.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作者 陶文釗 編輯 呂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