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4月6日報道:與關心汶川地震幸存者的大多數人不同,在過去的近三年時間里,馬福洋一直在“照料”地震中喪生的人。
從2008年6月到去年9月,這位67歲的農民一直擔任5·12汶川地震罹難人員公墓,也就是眾所周知的集體墳場的守墓人。地震發(fā)生后,解放軍為掩埋遺體,將山腰上的半公頃玉米地改造成了集體墳場。當時,為了防止爆發(fā)大規(guī)模疫病,總共需要掩埋6000多具遺體,這個數字占到了震前汶川縣映秀鎮(zhèn)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由于需要掩埋那次8級強震中9%的遇難者遺體,而時間又非常有限,人們無法按照傳統(tǒng)的方式進行處理。于是,人們用挖掘機挖出條條溝壑,將身份未得到確認的遇難者遺體裝進遺體袋,按照這些遺體被發(fā)現的地點安放在集體墳場中,然后用石灰和黃土將他們掩埋。
在這些被掩埋的遇難者遺體中,有馬福洋12歲的孫女馬紅葉(音)。映秀小學在地震中因房屋倒塌而遇難的學生有300多名,馬紅葉就是其中之一。
馬福洋在接受《中國日報》采訪時說,當時他在茂縣給一家家庭裝修公司做廚師。地震發(fā)生后,由于道路被毀,他花了12天時間才從茂縣回到余子溪村。
因為自己的孫女在那里遇難,因此,2008年6月25日集體墳場作為地震罹難人員公墓開放時,馬福洋自愿到那里工作,擔任公墓的守墓人。
71歲的胡建國曾和馬福祥一樣,也是汶川地震罹難人員公墓的守墓人。
馬福洋說,第一年他和胡建國經常聽到遇難者家屬前來悼念時悲痛的哭聲。
他回憶道,“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小學生跪在一個土丘前,他們認為自己的老師埋在那里。這些學生留著眼淚,唱著老師生前最喜歡的歌。”
“一名男子的親人在映秀的一處施工現場遇難了。這名男子從福建趕來,在公墓哭了三天,讓我也覺得好傷心。”
但最讓他感到難過的,是來自浙江的兩對夫婦。他們兩家的孩子畢業(yè)后來到四川映秀的發(fā)電廠工作。在映秀,這兩個孩子結了婚,之后卻都被那場撼天動地的地震奪去了生命。每年4月4日至6日的清明節(jié)假期,四位老人都會來到汶川地震罹難人員公墓“看望”兩個孩子,懷念他們在世時的樣子,給他們掃墓、燒紙錢。
“甚至在他們還沒走到公墓的時候,你就能聽到他們的哭聲了。”馬福祥回憶道。
“那位母親實在太悲痛了,她摔倒在地上,大哭著,手用力地挖著黃土,指甲都彎了。”
馬福洋和胡建國試著安慰兩對夫婦,但無濟于事。
“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安慰死者的家人,但我不是心理醫(yī)生,我只是個鄉(xiāng)下人,我所能做的只是簡單地說一句,別難過了,節(jié)哀吧。”
馬福祥回憶道,對于那些整天整日在公墓哀悼親人的人們,每天公墓閉門時間到的時候,馬福洋要勸他們回家,也只能說這些。
除了震區(qū)災民得到安置前國家撥付給他們每人每月550元的生活補助外,馬福洋和胡建國因為每天在公墓朝八晚六的工作,每月還能從國家那里多得到550元的補貼。
他們兩人都于去年九月退了休。
如今,馬福洋和其他五名親人住在山坡上建起的一座小棚子里,走10分鐘就可以到公墓。他說,“這些日子以來,很少有人哭的那么傷心了。時間一天天過去,人們也不再那么悲傷了。”
政府為馬福洋家以及其他各家各戶在鎮(zhèn)上的震區(qū)建起了90平米的新居,新居建筑費用中的大部分(約5萬元)由政府支付,余下1萬元由各家在搬進新居前自己支付。
馬福洋指著鎮(zhèn)上的新房子說,“目前我們沒有那么多錢,所以還沒拿到鑰匙。”
但馬福洋對此沒有怨言。有了政府給予的每人每月550元的補貼,現在,他們家相當于每個月有3300元的“收入”,應該能為搬入新居攢足所需要的錢。
搬入新居后,馬福洋和胡建國就不能得到政府每月給予的550元的補貼了,但是他們可以享受鎮(zhèn)上的社保福利。
馬福洋說,過去一年中,每當去鎮(zhèn)上買菜路過公墓時,他還是會進去走走。他說,“我并不是懷念我的工作,只是在公墓工作久了,對公墓有種特殊的情結。”
英文原文請見:http://www.tsdianying02.cn/china/2011-04/06/content_12276607.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日報記者 黃志凌 外籍編輯 Erik Nilsson 編譯 趙欣瑩 編輯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