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2月24日言論版文章:從去年夏天開始,國際糧價再次上漲。各類專家,從經濟學家到政府部長,就糧價上漲的原因、后果以及持續時間爭論不休。國際糧價的走勢固然比較重要,但更為重要的是國內糧價的變化,因為國際貿易并不能滿足世界絕大部分的糧食需求。特別是中國這樣的大國,糧食基本都是自己自足,國內物價趨勢更多的受本國宏觀經濟影響,而不是世界市場的波動。
當前國際糧價的上漲本身沒有什么驚奇。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近期預測,到2030年,世界小麥、玉米價格,將比2000年平均上漲17%和33%。預測依據是,人口和收入增長將會帶動各國糧食貿易需求,尤其是中國等轉型經濟體。
然而,當前國際糧價出其不意的波動我們卻未能廣泛預測。2007年和2008年國際糧價快速上漲之時,玉米出口價格翻了一番,國際大米價格是原來的3倍。用于出口的小麥價格達到28年來的最高水平。全球宏觀經濟走勢是造成2008年糧價上漲的原因之一,主要是因為同時期其他商品,包括鋼鐵和燃油價格普遍上漲。
2008年末,國際糧價下降40%,也是受非農業因素影響——西方金融危機讓北美和歐洲陷入經濟衰退。然而,在2010年夏天,國際糧價再次上漲,截至2011年2月,較去年同期上漲28%。糧價再次受到國際宏觀經濟影響,同期國際石油和鋼鐵價格紛紛上漲。
但是宏觀經濟這一理由并不能服眾。有人就說,是因為全球糧食儲量不足導致糧價上漲。2008年時,確實如此,但是2010年國際糧食儲備水平較高,比08年增加40%,因此儲備一說不能解釋本次上漲。有人批評說,中國和印度快速增長的糧食消費導致了糧價上漲。但是,當2008年第一次糧價上漲之時,中國和印度并非糧食凈進口國。還有人說,高糧價反映了現代農業走到了盡頭,但是美國農業部的計算顯示,全球農業產量一直在提升。
還有一個團體表示,糧價上漲的原因是過多的土地被用來種植生物燃料作物。但是,漲勢最猛的是非燃料作物,如大米、小麥和棉花。還有我們的一個團體說,這是氣候變化的早期證據。但是,2010年由于產量下降而糧價上漲的國家是俄羅斯和加拿大,兩國都是高緯度國家,如果全球氣候變暖,本應有利于兩個國家的糧食生產。
除了宏觀經濟外,一些糧食出口國的貿易政策也讓近期波動的糧價雪上加霜。去年夏初,沒有根本理由想想糧價上漲,因為全球糧食儲量比2008年高出50%,而作為全球最大的小麥出口國的美國,其糧食儲量達到23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但是,當俄羅斯的一場嚴重干旱導致其國內糧價上漲之時,俄國政府禁止了所有的糧食出口,國際市場出現恐慌。隨后,加拿大濕氣過重造成小麥減產和澳大利亞農業遭受洪災更加劇了這一恐慌。
但2010年末,世界小麥存儲量仍然比2008年高40%,美國的存儲量依然增長了150%。然而,中國冬小麥種植帶旱災的消息一出,原本由糧價上漲引起的恐慌變得愈發嚴重。
像如中國這樣的國家,應當將注意力放在國內糧價走勢,而不是國際。對于CPI上漲的擔憂并非由國際糧食短缺造成,而是源自中國采取的兩項措施。一項措施是,在2008年9月,為了防止中國經濟在全球金融危機中衰退,及時而堅定出臺的經濟刺激計劃。另一項措施比較有爭議,就是防止中國的人民上漲到“適當”水平。
如果中國的匯率能增加到“恰當”水平,就可以緩解通脹壓力,平抑國內物價。如果中國僅僅通過提升利息率來消除通脹,事情會變得更加糟糕,因為這意味者犧牲經濟增長來降低國內物價。
中國在干旱威脅下,采取了很好的措施,如人工增雨、旱區引水以及協助農民灌溉。但是,平抑糧價的因素不在糧食和農業本身,而在此之外。
英文原文請見:http://www.tsdianying02.cn/cndy/2011-02/24/content_12068751.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作者是韋爾斯利學院政治學教授、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公共政策學兼職教授 ROBERT PAARLBERG 編譯劉江波 編輯 潘忠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