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久久综合-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尤物-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香蕉久久久久-久久网站视频-久久网免费

  要聞|時政|財經|評論|特稿|社會|媒體拓展|
  精彩推薦 女強人會不會疼孫輩?希拉里坦言擔心做外婆|布呂尼翻唱經典被批不著調 助夫競選恐幫倒忙|正月十五吃元宵 14道湯圓DIY做法|
中國日報精選
“后花燈時代”的傳人窘境
2011-02-17 07:08:37     

    打印文章 發送給好友
  分享按鈕


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2月17日報道:當別人享受著春節假期,李珠琴和她的兩個女兒卻沒停歇過。整整兩個月,她們因為制作花燈而廢寢忘食。可她們仍然為之慶幸,因為元宵是一年僅有一次的花燈集中銷售期。

“我們每年為泉州市元宵燈會制作50盞左右的花燈,但是我們不能靠這個過一年啊。” 69歲的李珠琴說道。

中國自2003年啟動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以來,共選出了三批國家非遺保護項目,其中包括9個花燈項目,并有10位花燈傳人被選為了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福建省泉州市人李珠琴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隨著與時俱進的新裝飾品接連問世、花燈市場日漸萎縮,這些手工藝人的家庭作坊陷入窘境。

盡管各地政府都在舉辦元宵燈會、展覽,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也自去年起收到了來自中央一年8000元的補貼,可是正像李珠琴所說,“大多數的家庭作坊都半飽半餓,難以維系。”

對此,非遺保護專家稱,要真正保存并傳承這些古老的民間絕活,我們所要做的還有很多:對于花燈創意、市場環境、銷售等問題的系統性考慮。

身懷絕技的老人

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早在唐朝,宮燈和龍燈就被引入泉州。南宋年間,數千位皇室宗親的定居也將“家家設燈,有極精麗者”的美景帶到了泉州。貿易繁榮,加之當地人的創新,泉州花燈以及元宵賞燈的習俗在這座小城迅速發展——并且保留至今。正如泉州非遺辦的孫秀錦所說:“元宵是泉州的狂歡節。”

自1978年,泉州市政府開始操刀主辦一年一度的燈會。而上世紀中期,無論對于這門手藝還是那些手藝人們來說,都是一個盛夏光年。

李珠琴的父親國寶級的刻紙大師李堯寶。他于1953年創辦了泉州工藝美術廠,后來泉州能叫上名字的手藝人大多數都是從這個廠里走出來的。

也是在50年代,李堯寶復興了泉州獨有的花燈樣式——料絲花燈,并且附加上刻紙的獨門手藝,從而首創出刻紙料絲無骨花燈。玻璃絲在刻紙圖案背后一行行整齊排列,使花燈里的燈泡形成奇妙的折射。花燈也不是靠鐵絲支撐,而是一層層如同蓋房子般靠膠水粘連。

李堯寶的花燈在1959年新中國成立10周年的時候掛到了人民大會堂,也是當時饋贈外賓的國禮。

李珠琴很好地遺傳了父親的手藝。讓她刻30張一疊的紙,第一張和第30張沒有絲毫區別,而刻劃的線條細如發絲。

舉步維艱的市場

可惜,好手藝卻沒再能給她們好生活。工藝美術廠已名存實亡,手工藝人都被迫下崗——李珠琴的兩個女兒李嬋娟和黃麗鳳也在此之列。但她們的生活還不算最差,有些人無奈以騎人力三輪車維生,連醫保都交不起。

李嬋娟和黃麗鳳分別是市級和省級的泉州花燈代表性傳承人。姐妹倆如今最大的心病就是花燈的銷售渠道。

盡管市文化局提供給她們機會去參加展會,但是由于承擔不起開銷,大多數機會她們都放棄了。

去年,黃麗鳳去廈門參加了海峽兩岸文博會,除了獲得每天100元的補貼外,沒有任何花燈訂單。

“傳承人的名號沒有給我們帶來利益,有的只是記者的采訪和政府偶爾的拜訪。”蔡炳漢說道。82歲的他是泉州花燈另一位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也是現在唯一制作針刺無骨燈的大師。

專家指出,在非遺保護中,傳承人的保護是首位的,因為絕活在人的手上。“現在的市場與以往不同了,人們不再像過去把燈籠掛在平房那樣掛在高樓里了。所以政府有責任去推動這個行業,手藝人自己去把民間工藝推入主流文化是很困難的。”泉州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副院長黃堅說。

去年6月,在一個關于非遺保護的論壇上,文化部副部長王文章提出了生產性保護,也就是對傳統手藝進行適當的生產,以促其使用和發展。

其實,這些手工藝人考慮過生產,但都遇到了瓶頸。蔡炳漢為孫女的婚禮做過兩個玫瑰造型的花燈,也做過花燈燈罩,但是無人為他推動市場;黃麗鳳試圖將小花燈做成工藝禮品,但是承擔不起高昂的包裝費。黃麗鳳說,在這樣的情況下,希望政府能夠牽線搭橋,使得他們能夠打開銷路。

國家非遺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的成員指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確定得太快,確定的項目又太多(過去六年,我國相繼評選出三批共1002個國家級非遺項目),而后續的保護措施卻很匱乏。以泉州市非遺辦為例,這里僅有的兩位執行工作的人員都是退休反聘的,卻沒有接受過非遺保護專業知識技能的年輕人愿意在這里工作。

“保護工作的關鍵不是一個名錄或者授予傳承人稱號,而是以實際措施去幫助不同的項目和手工藝大師,”國家非遺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杭間說,“生產性保護也不適用于所有項目,比如花燈,因為它需要長時間的手工勞作,而且是與節日文化相聯系的。”

面向未來的傳承

保護做得不成熟,要談傳承就更難了。

前年,一批福建師范大學的學生曾找蔡炳漢學過針刺無骨花燈的制作,但是去年畢業之后,他們就再也沒來過了。“我能理解他們為什么不學了。經濟前景。”當年輕人看到這些年邁的大師們生活如此艱辛,自然也就打消了做花燈的念頭。

由于視力和活動能力的每況愈下,蔡炳漢現在每年只能做兩盞燈了。他的心臟病和痛風也有十多年了,老人非常擔心他的針刺無骨燈的傳承:“一點一滴都是靠雙手做出來的,一行行整齊的針刺、各種形狀的褶皺,都是靠幾十年的摸索和經驗才能有的。做花燈還需要悟性、坐得住的性子、有設計創新的點子、會自制工具。這都不是一夜之間就能學成的。”

為了確保傳統工藝的傳承,2009年7月文化部要求各市級文化局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和傳習所。具體到泉州,每個區縣都需要建立一個博物館或傳習所。

而據泉州市藝術館館長郭飛躍透露,有些區縣還沒有開始建,有些區縣則是找小屋子放一放就當展覽了。“現在唯一成型的非遺博物館在市藝術館的五樓。但是,何時開始開放、一周開放幾天等問題都還待定。”

據泉州市文物局副局長林育毅介紹,今年年內泉州將建起50個傳習所,其中也包括3個花燈傳習所。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杭間表示,“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做法不改變,非遺保護就無法真正落到實處。“各級政府,從國家、省、市,到鄉鎮,都需要有財政及其他明確的支持措施,比如開免費的培訓班,或根據學徒人數為傳承人提供經濟補貼。”

根據文化部非遺司的消息,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法正在三審中,并且即將出臺。這些手工藝大師們正拭目以待。

英文原文請見:http://europe.chinadaily.com.cn/china/2011-02/17/content_12030681.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日報記者 周文婷 編輯 呂捷)

 


新聞熱搜
 
商訊
視覺
博客
生銹鐵鍋熔化鯨脂
2008年,即捕鯨船“兩兄弟”號擱淺185年后,潛水人員對其錨進行了測量。 >> 詳細

論壇
最溫情照片:記錄平凡生活中的美好
這些作品以“友情、歡笑和親情”為主題,帶來一份最溫暖的淳樸感情…… >> 詳細

財經
點擊排行
 
 
英語點津
網站地圖                  
國際 要聞 深度 亞太 北美 中東 拉美 中外關系 國際組織 海外看中國
評論 本網視點 國際時評 中國觀察 財經評論 網友熱議 影視書評 聲音 漫畫 外交講壇
財經 國際財經 中國經濟 分析評論 股市基金 房產動態 經濟數據 消費旅游 理財保險 資訊搶鮮報
博覽 奇聞奇觀 科學探索 歷史揭秘 勁爆丑聞 名人軼事 精彩熱圖 幽默 本周推薦  
音畫 環球瞭望 社會百態 娛樂時尚 圖吧博客 論壇精選 軍事天地 時事熱點 圖片專題  
軍事 軍事廣角 即時消息 裝備圖集 中國國防 國際防務 軍事評論 專欄    
  臺海風情 臺海熱點 臺灣旅游 臺海局勢 走進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