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2月17日報道:當別人享受著春節假期,李珠琴和她的兩個女兒卻沒停歇過。整整兩個月,她們因為制作花燈而廢寢忘食。可她們仍然為之慶幸,因為元宵是一年僅有一次的花燈集中銷售期。
“我們每年為泉州市元宵燈會制作50盞左右的花燈,但是我們不能靠這個過一年啊。” 69歲的李珠琴說道。
中國自2003年啟動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以來,共選出了三批國家非遺保護項目,其中包括9個花燈項目,并有10位花燈傳人被選為了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福建省泉州市人李珠琴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隨著與時俱進的新裝飾品接連問世、花燈市場日漸萎縮,這些手工藝人的家庭作坊陷入窘境。
盡管各地政府都在舉辦元宵燈會、展覽,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也自去年起收到了來自中央一年8000元的補貼,可是正像李珠琴所說,“大多數的家庭作坊都半飽半餓,難以維系。”
對此,非遺保護專家稱,要真正保存并傳承這些古老的民間絕活,我們所要做的還有很多:對于花燈創意、市場環境、銷售等問題的系統性考慮。
身懷絕技的老人
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早在唐朝,宮燈和龍燈就被引入泉州。南宋年間,數千位皇室宗親的定居也將“家家設燈,有極精麗者”的美景帶到了泉州。貿易繁榮,加之當地人的創新,泉州花燈以及元宵賞燈的習俗在這座小城迅速發展——并且保留至今。正如泉州非遺辦的孫秀錦所說:“元宵是泉州的狂歡節。”
自1978年,泉州市政府開始操刀主辦一年一度的燈會。而上世紀中期,無論對于這門手藝還是那些手藝人們來說,都是一個盛夏光年。
李珠琴的父親國寶級的刻紙大師李堯寶。他于1953年創辦了泉州工藝美術廠,后來泉州能叫上名字的手藝人大多數都是從這個廠里走出來的。
也是在50年代,李堯寶復興了泉州獨有的花燈樣式——料絲花燈,并且附加上刻紙的獨門手藝,從而首創出刻紙料絲無骨花燈。玻璃絲在刻紙圖案背后一行行整齊排列,使花燈里的燈泡形成奇妙的折射。花燈也不是靠鐵絲支撐,而是一層層如同蓋房子般靠膠水粘連。
李堯寶的花燈在1959年新中國成立10周年的時候掛到了人民大會堂,也是當時饋贈外賓的國禮。
李珠琴很好地遺傳了父親的手藝。讓她刻30張一疊的紙,第一張和第30張沒有絲毫區別,而刻劃的線條細如發絲。
舉步維艱的市場
可惜,好手藝卻沒再能給她們好生活。工藝美術廠已名存實亡,手工藝人都被迫下崗——李珠琴的兩個女兒李嬋娟和黃麗鳳也在此之列。但她們的生活還不算最差,有些人無奈以騎人力三輪車維生,連醫保都交不起。
李嬋娟和黃麗鳳分別是市級和省級的泉州花燈代表性傳承人。姐妹倆如今最大的心病就是花燈的銷售渠道。
盡管市文化局提供給她們機會去參加展會,但是由于承擔不起開銷,大多數機會她們都放棄了。
去年,黃麗鳳去廈門參加了海峽兩岸文博會,除了獲得每天100元的補貼外,沒有任何花燈訂單。
“傳承人的名號沒有給我們帶來利益,有的只是記者的采訪和政府偶爾的拜訪。”蔡炳漢說道。82歲的他是泉州花燈另一位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也是現在唯一制作針刺無骨燈的大師。
專家指出,在非遺保護中,傳承人的保護是首位的,因為絕活在人的手上。“現在的市場與以往不同了,人們不再像過去把燈籠掛在平房那樣掛在高樓里了。所以政府有責任去推動這個行業,手藝人自己去把民間工藝推入主流文化是很困難的。”泉州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副院長黃堅說。
去年6月,在一個關于非遺保護的論壇上,文化部副部長王文章提出了生產性保護,也就是對傳統手藝進行適當的生產,以促其使用和發展。
其實,這些手工藝人考慮過生產,但都遇到了瓶頸。蔡炳漢為孫女的婚禮做過兩個玫瑰造型的花燈,也做過花燈燈罩,但是無人為他推動市場;黃麗鳳試圖將小花燈做成工藝禮品,但是承擔不起高昂的包裝費。黃麗鳳說,在這樣的情況下,希望政府能夠牽線搭橋,使得他們能夠打開銷路。
國家非遺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的成員指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確定得太快,確定的項目又太多(過去六年,我國相繼評選出三批共1002個國家級非遺項目),而后續的保護措施卻很匱乏。以泉州市非遺辦為例,這里僅有的兩位執行工作的人員都是退休反聘的,卻沒有接受過非遺保護專業知識技能的年輕人愿意在這里工作。
“保護工作的關鍵不是一個名錄或者授予傳承人稱號,而是以實際措施去幫助不同的項目和手工藝大師,”國家非遺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杭間說,“生產性保護也不適用于所有項目,比如花燈,因為它需要長時間的手工勞作,而且是與節日文化相聯系的。”
面向未來的傳承
保護做得不成熟,要談傳承就更難了。
前年,一批福建師范大學的學生曾找蔡炳漢學過針刺無骨花燈的制作,但是去年畢業之后,他們就再也沒來過了。“我能理解他們為什么不學了。經濟前景。”當年輕人看到這些年邁的大師們生活如此艱辛,自然也就打消了做花燈的念頭。
由于視力和活動能力的每況愈下,蔡炳漢現在每年只能做兩盞燈了。他的心臟病和痛風也有十多年了,老人非常擔心他的針刺無骨燈的傳承:“一點一滴都是靠雙手做出來的,一行行整齊的針刺、各種形狀的褶皺,都是靠幾十年的摸索和經驗才能有的。做花燈還需要悟性、坐得住的性子、有設計創新的點子、會自制工具。這都不是一夜之間就能學成的。”
為了確保傳統工藝的傳承,2009年7月文化部要求各市級文化局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和傳習所。具體到泉州,每個區縣都需要建立一個博物館或傳習所。
而據泉州市藝術館館長郭飛躍透露,有些區縣還沒有開始建,有些區縣則是找小屋子放一放就當展覽了。“現在唯一成型的非遺博物館在市藝術館的五樓。但是,何時開始開放、一周開放幾天等問題都還待定。”
據泉州市文物局副局長林育毅介紹,今年年內泉州將建起50個傳習所,其中也包括3個花燈傳習所。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杭間表示,“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做法不改變,非遺保護就無法真正落到實處。“各級政府,從國家、省、市,到鄉鎮,都需要有財政及其他明確的支持措施,比如開免費的培訓班,或根據學徒人數為傳承人提供經濟補貼。”
根據文化部非遺司的消息,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法正在三審中,并且即將出臺。這些手工藝大師們正拭目以待。
英文原文請見:http://europe.chinadaily.com.cn/china/2011-02/17/content_12030681.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日報記者 周文婷 編輯 呂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