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2月9日評論文章:近日《華爾街日報》上一篇吸引眼球的“為什么中國媽媽更為優越?”的文章,如石擊水,在美加兩國引起軒然大波。
“中國媽媽”這個話題會如此引人關注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個是蔡美兒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她提出了非常嚴格的十不準,如不準夜不歸宿,不準參加學校的小組娛樂活動,不準看電視或玩電子游戲,不準擅自選擇課外活動,不準有科目低于A,不準練習鋼琴及小提琴以外的樂器等。不難看出,蔡教授是要孩子將更多的精力用在學習上,爭取第一,減少參加影響學習的不必要的課外活動,不準濫交朋友。另外一個原因是在其嚴格督導下,兩個女兒都取得了成功,大女兒成功步入卡內基大廳表演鋼琴,小女兒也成績優異。蔡教授將女兒的成功歸因于其作為“中國媽媽”的教育方式。
文章發表后,引起兩種截然不同的反響。中國網絡民意調查顯示,高達60.7%的人認同蔡美兒的東方式教育方式。而西方則對此頗為不屑。認為“中國媽媽”的教育不利于創新人才培養。加拿大《環球郵報》發表署名所羅門的長文指出“中國媽媽的失敗”,舉出的例證是,過去100年來華裔科學家只有10人獲得了諾貝爾科學獎,而美國卻獲得了300項諾貝爾科學獎;僅占世界人口1%的猶太人卻奪得諾貝爾科學獎25%的份額,人數多達180人。
東西方文化傳統不同,教育理念和價值標準自然也就不同。比如,在少部分美國人眼里,“中國媽媽”可能就是一個“東方悍母”的形象,對孩子過于苛刻,但是在大部分東方人看來,一個對孩子過于縱容的美國媽媽可能就是一個不盡責的媽媽。
客觀地講,這沒有誰對誰錯的問題,只是各自在以自己的價值標準評價對方。文化傳統沒有優劣之分,教育理念也很難講有什么誰優誰劣的問題,也沒有爭論的必要,因為它是一個國家或社會的文化傳統的長期積淀的結果。但不同的教育理念可以進行比較,發現它們的相同和不同之處。
比如長期以來,不少人認為中國的教育制度束縛了學生們的創造力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但是這些都是感性認識,并沒有證據證明中國學生們在這些方面就比別國的學生差。 而以獲得諾貝爾獎來評判也不能作為中國學生科研創新差的佐證,因為影響獲得諾貝爾獎的因素非常復雜,除了教育外,可能還有管理體制和投入等因素。
但是中國基礎教育取得巨大成績確實無庸質疑的。OECD不久前公布的PISA(the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測試成績提供了教育上的客觀可比的數據。人均GDP大約只有美國1/3的上海的15歲學生閱讀、數學和科學測試平均得分分別為556分、600分和575分,三科成績均排名第一,而美國學生的平均得分分別為500分、487分和502分,美國學生歷年來的表現也僅是OECD國家的平均水平。
當然,我們不能說上海能夠代表中國,但這至少說明中國基礎教育改革取得了成功,其中背后也有“中國媽媽”的影響因素,就是家長重視教育,對子女高標準嚴要求。
而同樣堅持中國傳統教育理念的華人在其他國家也取得了優良成績。美國的統計表明,僅占美國人口5%的華僑華人占據了著名長春藤學府中20%以上的學生名額。在加拿大最有名的多倫多大學和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華裔學生比例更是超過1/3。在美國“英特爾科學獎”2010年300名獲獎名單中華裔學生占了1/3,由此成為“中國媽媽”式教育成功的又一佐證。
同屬儒家文化圈的韓國和日本學生的表現也很出色。東亞儒家文化圈學生的成績水平需要考慮加進“東亞系數”,這個系數就是“中國媽媽”的因素,孩子學習的時間更長,家庭對教育的投入更大。去年12月,OECD公布PISA測試結果之后不久,日本文部科學省的官員來中國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探討PISA的測試成績問題。日本近10年來一直實施寬松教育,可是日本學生的成績在國際排名不斷下滑,日本各界為此憂心忡忡。
媽媽的教育就是未來的教育。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的經驗表明,中國有兩個“崛起”勢不可擋:一個是經濟的崛起,另一個是教育的崛起。中國教育研究人員認為,要想取得好成績好名次,只有學習時間更長,投入更多,沒有其他捷徑可走,教育的崛起才能意味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崛起。
英文原文請見:
http://www.tsdianying02.cn/cndy/2011-02/09/content_11965731.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國際比較教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李建忠 編輯 呂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