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2月1日言論版文章:中國,一個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它漫長的歷史記錄中始終充斥著一種揮之不去的陰霾——饑饉,好似鬼魂一樣,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無法回避的一個現實是,能否讓治下百姓吃飽飯是影響他們政權穩定的首要因素。因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中國歷史本身就是一部記述水患等與糧食短缺緊密相關自然災害的編年體文本。
中國耕地面積從1998年的19.5億畝縮減到2010年的18.3億畝,直逼中央政府確定的18億畝“紅線”。與其說中國人在與糧食短缺做斗爭,不如說他們在與自己對現代化的迷戀爭奪著僅存的耕地資源,他們在與那些“逝去”的時間賽跑,隱藏在耕地面積銳減背后的更可怕的問題是中國農田水利建設的滯后。
中國灌區協會會長馮廣志說:“中國有基本灌溉設施的耕地只有8億畝,不到總耕地面積的一半,其中有三分之一灌溉耕地的農田水利設施已經年久失修,無法發揮正常功用。”他認為,干旱和洪水每年導致中國糧食減產大約2000萬噸。農田水利設施調節能力差,使中國農田,尤其西部的農田抵御水患或者干旱的能力極低。中國三分之一的耕地靠天吃飯,屬于中低產田。
新中國成立后,1950年代至1970年代,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在全國性的政治動員及政策安排下進入黃金時期。但是,充裕的勞動力供給和高漲的建設熱情無法掩蓋技術水平落后及資金短缺給水利設施帶來的諸多隱患。即便如此,那時建立起的全國性基本農田水利設施網絡至今依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1978年前后,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取代農業生產合作社,農民從事生產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被釋放出來。從1980年代初期開始,中國糧食連年增產。也就是從那時起,中央政府開始大幅減少對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的投入。
只有當糧食短缺危機顯現時,政府才開始關注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只要糧食增產,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問題就會被拋在腦后。馮廣志說:“1980年代,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對農田水利建設幾乎沒有投入。那十年是新中國農田水利建設的低谷,直到1990年代早期,情況才有所好轉,中央政府開始又一次重視農田灌溉系統的建設和維護。”
2007年至2009年間,中國政府對水利建設的投資僅占同期國內生產總值的0.435%,這也已經是歷史最高水平。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的研究表明,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理想比重在0.79%至0.84%之間。
顯然,當前的投入力度還遠遠不夠,更加棘手的是,在這一問題上,地方政府態度冷漠。按照中國農田水利的政策安排,中央政府提供項目引導資金,地方政府需要承擔農水建設所需資金的三成到五成,而地方政府一般都未能達標。中國人民大學農業經濟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指出,相當一部分對水利的投入都轉向了利潤回報率更高的水電項目。
據估計近二十年來對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的忽視已經造成了4000億到5000億元的缺口。國家資金真正分攤到農水項目上的資金與這個缺口相比相形見絀。馮廣志說,以2010年為例,用在農田水利建設上的錢僅為1000億元,國家對水利項目的投資總額為2000億元,防洪項目占去大部。
以這種投入力度,要想還上多年來欠下的農水債務至少需要幾十年時間。應急之計只可緩解一時之需。農田水利設施的壽命大約在20年至30年間。也就是說,我們目前不僅要還上1980年代以來的債,還要不斷應對眼下不斷增大的農水建設缺口。
中央政府2011年1號文件聚焦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提出2011年將拿出土地轉讓金總額的10%用于農田水利建設。2010年國土資源部提供的數據顯示,當年全國土地轉讓金收入為2.7萬億元人民幣,以此計算,今年農水建設投資規模大體為2700億元,比2010年國家對整個水利建設的投資還要多。
國家大幅提高農水建設投資絕非偶然之舉。2010年夏糧因干旱六年來首次減產1680億噸,占全年糧產量的3%。回良玉副總理在去年11月份就曾表示,中國與糧食安全息息相關的水利設施基礎建設還很薄弱,超過一半的耕地缺少基本灌溉條件。鄭風田認為,近年來,異常氣候變化讓中國落后的農田水利設施在應對極端天氣時更加捉襟見肘。
任何試圖償還農水設施建設歷史債務的努力都應當從理順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關系開始。要明確的一點是,要搞農田水利建設,地方政府首當其沖,責無旁貸。盡管中央政府過去幾年年年下撥農稅項目啟動資金,但地方政府通常無法提供配套資金,從而致使項目癱瘓。
相當一部分地方政府官員專注于治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和其他光鮮的政績工程。而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通常地處偏遠,建成后需要定期養護,盡管對保證糧食生產至關重要,但對地方經濟增長貢獻有限。因此,基層政策執行者一般對農水建設態度冷漠,除非干旱造成的糧食短缺,否則農田水利建設很少成為他們的關注焦點。(中國日報記者 李洋 編輯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