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久久综合-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尤物-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香蕉久久久久-久久网站视频-久久网免费

  要聞|時政|財經|評論|特稿|社會|媒體拓展|
  精彩推薦 美社保資金2037年可能全部耗干|等不及招聘“公務貓” 英首相府請專家滅鼠患|鐵器時代護衛犬忠誠“護寶”2000年|
中國日報精選
如何贏得教育孩子的競爭
2011-01-28 07:04:38     

    打印文章 發送給好友
  分享按鈕


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月28日專欄文章: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周二的國情咨文中,高度強調了在美國贏得未來的過程中教育的重要性,“我們也必須要在教育孩子的競爭中打贏。”

奧巴馬指出:“美國有大學文憑的年輕人的比例已經落到第9位了,”并強調說,現在美國在數學和科學教育方面的質量已經落后于很多國家。

與此同時,美國媒體繼續圍繞著蔡美兒講她是如何嚴管教育孩子的那本《嚴母戰歌》一書辯論,熱鬧異常。現在的爭論已經不僅僅涉及媽媽們是不是該完全用那種強制性的戒律去教育孩子,這已經涉及到有關美國將來還能不能做世界的領袖。

根據美國《時代》周刊作者安妮·保羅的說法,蔡美兒之所以在美國引起熱烈的爭論,是因為“我們恐懼在這個回合中輸給中國及其它新興力量,恐懼在全球經濟生活中,(美國)是不是為我們孩子的生存做好了準備。”

我認為咱們中國也該開始討論我們應該如何“在這場教育孩子的競爭中成為勝者了。”我們不是為了去比拼,而是我們也需要讓我們的孩子們做好競爭的準備,登上世界舞臺。

我們是經歷了千難險阻才有今天的成就的。中國現在已經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了。在教育領域上,中國現在已經是世界上大學生人數最多的國家,而且9年義務教育制度保證了99%的學齡兒童都受到教育。盡管我們已經經歷和看到了不尋常的進步,既然奧巴馬把教育孩子的競爭公開化,我們也應該有同樣的關切。

在過去的幾年里,我們聽到了很多贊揚聲。比如說中國的青年工人受到了最好的培訓。季連·泰德在最近的《金融時報》上發表文章說,在哥倫比亞大學一次關于世界經濟的辯論中,哥大的中國留學生提出了一系列的問題。他們的積極參與辯論的行動與一些日本學生形成鮮明的對比。日本學生“猶猶豫豫地不做聲,就跟半隱身似的。”

這也和20多年前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所發現的形成了強烈的對照。在一個關于中美在藝術教育方式比較的課題研究中,加德納教授在中國旁聽了100多次藝術和美術課。他說:“沒有一個學生提問,中國孩子必須能重復教給他們的東西。”

加德納教授通過觀察提出了中國傳統教育行不行的問題,也就是說,在基礎教育中強調死記硬背,是否有助于能夠培養孩子們創新能力和想象力。

根據加德納教授的研究,孩子們是在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和角度看待事務。在孩子7歲以前激發他們的創造能力和想象力,對他們后來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哪怕是今天,我們應該繼續提出問題:我們是否能教好我們的孩子,開發他們的創新的能力。我們還應看到,中國學生在創新和創造力方面的全球主要國家教育中排名靠后。別光看我們在全球經濟中發展挺快,我們有四大發明,我們現在還得努力擺脫那些抄襲的惡名,在國際中確立我們自主品牌的形象。

20多年前,我曾經采訪過一個美國學生,她曾在中國上小學上到四年級,然后回美國繼續接受教育。她后來畢業于哈佛大學。

說到她在中國和美國上學的經歷,她告訴我說她從兩種學校中都受益匪淺。她在中國學校嚴格受訓,美國學校教她創造和獨立思考。

她的經歷是不是揭示了一條教育我們孩子的最佳捷徑?

英文原文請見:http://www.tsdianying02.cn/cndy/2011-01/28/content_11930744.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日報專欄作家 黎星 編輯 呂捷)

 


新聞熱搜
 
商訊
視覺
博客
臺灣特種兵的殘酷訓練
臺灣特種兵的訓練異常嚴格,其中年終審核被他們自己人戲稱為“通往天堂的路”。 >> 詳細

論壇
一塵不染的絕美泰國白廟
泰國的寺廟大多金光閃閃,而清萊的靈光寺卻以它的純白獨樹一幟,別具特色。 >> 詳細

財經
點擊排行
 
 
英語點津
網站地圖                  
國際 要聞 深度 亞太 北美 中東 拉美 中外關系 國際組織 海外看中國
評論 本網視點 國際時評 中國觀察 財經評論 網友熱議 影視書評 聲音 漫畫 外交講壇
財經 國際財經 中國經濟 分析評論 股市基金 房產動態 經濟數據 消費旅游 理財保險 資訊搶鮮報
博覽 奇聞奇觀 科學探索 歷史揭秘 勁爆丑聞 名人軼事 精彩熱圖 幽默 本周推薦  
音畫 環球瞭望 社會百態 娛樂時尚 圖吧博客 論壇精選 軍事天地 時事熱點 圖片專題  
軍事 軍事廣角 即時消息 裝備圖集 中國國防 國際防務 軍事評論 專欄    
  臺海風情 臺海熱點 臺灣旅游 臺海局勢 走進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