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月14日專欄文章:上周日,我去訪問了辛辛那提大學的雷蒙-沃特校區。那天恰好也是坐落在校區的辛辛那提中文學校新學期開學的第一天。
在18周的時間里,有超過200名學生,年齡都在5到17歲之間,在每個周日上3個小時的課。學習說、讀和寫中文,還學中國畫技巧,學寫毛筆字,學跳中國舞以及其它和中國有關的知識。
我遇到一對美國夫婦,送他們的3個孩子來學校學中文。
媽媽翠希·斯泰默告訴我,她和她丈夫托德是為了孩子,選擇讓孩子在家受教育,而不是上學。但是,他們還是要把孩子送進中文學校,“學點不同的東西”。
翠希告訴我說,現在在世界上,中國變得越來越重要了。
不過,這里大多數的孩子都還是中國孩子,他們的父母基本是來自中國大陸的。大多數的教師都是志愿者,他們非常努力工作的回報,僅僅是能減免點收入所得稅。
孩子們鬧哄哄地拿著新課本進了教室以后,有十幾位家長,他們都是學校董事會成員,也聚在一起開討論會。他們熱烈地討論開慶祝中國春節聯歡會的各種安排,聯歡會在1月22日召開。
其他的家長就聚在一起打牌或是閑聊。聽說還有些家長們趁這機會到附近的中國店里去買東西。
很顯然,家長們都很高興借此機會一塊兒聚聚,但孩子們是啥想法,我就不敢說了。
我在主樓的一間教室里坐了十來分鐘,看看放了幾周假的這十幾個孩子怎么上第一節課。
新課本比較簡單。題目叫“我在中文學校”,課文是“我在中文學校。我的老師教我們說漢語,寫漢字,讀兒歌,畫畫兒。我喜歡學漢語。”
孩子們學的很努力,跟著老師大聲朗讀課文。老師教他們做個游戲,在把一句話里的每個字拆開來學,選上的孩子都可高興了。
不過,我還真是有點懷疑,在這些孩子中,有多少人能堅持學下來。我就聽到有些家長在議論他們的孩子在學了幾節課以后,就放棄了。
學校的董事長張惠來先生告訴我說,有些美籍華人的孩子說他們受益很多,同時也有不少人后悔,上了大學才發現當年沒有好好學中文。
馬立平博士是斯坦福大學為海外華人辦的中文學校的校長。她也在網上講述了年輕的美籍華人和他們父母的失落。
不單是后悔和失落,所有的家長和老師們還都認識到,在美國家長讓孩子學中文,老師教孩子學中文都是很困難的事,特別是孩子的不會講英文的爺爺奶奶輩老人不在他們身邊時,就更難了。
根據馬立平博士的說法,不管是從大陸還是臺灣移民到美國來的一代一代的中國人,都試圖讓他們的孩子能講中文, 但是成功做到的不多。
我還記得大約是在30年前,我在夏威夷也教過幾節中文課。那時候,我正在夏威夷大學讀一個專門課程。我已經不記得當時教的是什么了,但是我很清楚地記得教中文有多難。
張董事長告訴我說,導致失敗的,最大的難點是學習“方法”。說起來,編目前在用教科書的那些老師們,幾乎沒有一個在美國生活過。對在美國生長的孩子的生活、興趣和需要缺乏深入了解,就很難給孩子們做出有吸引力、適合他們的教材。
不管有多難,這里的中國人仍然在不斷地探索。在網上瀏覽瀏覽,我就注意到他們中的有些人就已經在著手自己編教科書了。
我也讀到了一些馬立平博士教課的例子。那些課都是很有意思。不是像一般學校先學拼音,而是直接教孩子 學習中國方塊字。從講古代中國成語和故事入手,課程充滿著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智慧。
人們不會放棄。我就遇到很多美籍華人甚至還有相當多的美國人,都能講一口流利中文,并且都相當了解中國。
教中文,用什么方法最好,探索研究還會繼續下去。
英文原文請見:http://www.tsdianying02.cn/cndy/2011-01/14/content_11850703.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日報專欄作家 黎星 編輯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