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月5日評論文章:去年,我國東部周邊從黃海到南海都不太安靜,我國與一些鄰國的領土爭端再次冒出來干擾我國與鄰國的關系;美國則利用這種事態,高調“重返”亞洲,周邊問題成為中美關系中的重要因素。這一切到底是怎么發生的?是不是我們實行了多年的睦鄰政策出了問題?
首先,筆者認為我們的睦鄰政策是正確的,成就是巨大的。過去二、三十年來,由于這個政策的實施,我們為現代化建設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周邊環境,改善了與鄰國的關系,增強了中國在亞太地區的地位。由于中國經濟的迅速增長,中國已經取代美國成為日本、韓國的最大貿易伙伴,中國還是韓國最大的投資目的地,是韓國人出國首選的地方,中韓之間的定期航班比中國與別的國家的航班都多,韓國在中國有八個總領事館,可見兩國關系的密切程度。與東南亞國家,至少從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開始,中國加大了改善與東南亞國家關系的步伐,并對東南亞國家給予實實在在的幫助,使它們認識到,中國的發展給它們提供了機遇,這才有了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達成。今年這個自貿區已經正式運行,這是中國-東盟關系中的大事。中國還通過10+1、10+3、東盟地區論壇等機制不斷增強對這個地區的影響力。對于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這些關系發展應當予以充分肯定。
全球金融危機對國際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中一個事實是加快了中國的崛起,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角色被放大了、突出了,中國被推到了世界舞臺的中央。我們的鄰國對中國的崛起有擔心,有戒備,我們設身處地也可以理解。正是由于這種心態,一些東南亞國家的政治家要求美國不要走,留在亞洲平衡中國,筆者覺得不宜過于苛求。
美國去年高調“重返”亞洲,看來勢頭很猛,但實際是以攻為守。在許多美國政界和學界人士看來,過去十幾年來,中國在東亞(包括東北亞和東南亞)地區的影響力不斷增長,而美國的影響力則不斷下降,雙方力量的消長使這個地區的力量失去了平衡,美國的主導地位削弱了,受到了威脅。現在美國似乎突然回過神來,感覺大事不好。雖然美國從來沒有離開過這里,但是奧巴馬政府還是要這樣高調地宣布“我們回來了”,并要在這里重建美國的“領導地位”。
在去年7月下旬河內的東盟地區論壇上,希拉里·克林頓突然發難,提出了南海問題,擺出了在東盟國家和中國之間拉一派打一派的架勢。但筆者并不認為,在中國對東盟國家發展了這么多年的友好關系之后,憑著希拉里·克林頓這么一忽悠,東盟國家會一頭扎到美國懷里來反對中國。東南亞國家畢竟與中國山水相連,毗鄰而居,雙方之間有著許許多多的聯系和共同利益,中國也已經成為本地區許多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國。一些國家明確表示,東盟國家與中國的領土爭議應該嚴格地由雙方來解決,不涉及第三方。在去年9月23日的美國-東盟峰會上它們也反對提起中國。
再從美國方面來說,美國去年雖然來勢洶洶,但奧巴馬政府受到國內經濟復蘇乏力、以及阿富汗戰爭騎虎難下等種種因素的牽制,在與東盟關系上可以投入的資源也是很有限的,可以說后勁不足。所以,美國與這些國家的關系其實也只是相互利用:美國利用它們來牽制和平衡中國,這些國家利用美國來平衡中國,多謀求一些安全和經濟方面的利益。
我們對周邊國家的工作已經有了牢固的基礎,今后工作的前景也是很好的。就拿印度來說吧,印度是中國陸路接壤的十四個國家中唯一與中國還沒有解決邊界問題的國家。印度是新興大國,作為民主體,倍受國際社會的追捧。但從2003年以來,中印關系也有了大幅度的改善。辛格總理一再表示,“印度和中國是競爭關系嗎?我發自內心地認為,我們兩國合作的機會極多”。此次溫家寶總理訪問印度,兩國總理的最大共識是,亞洲和世界有足夠的空間,容得下兩國共同實現增長和抱負。現在中國是印度的最大貿易伙伴。兩國總理又設定了進一步發展貿易的目標。兩國是可以在尋求共同發展中取長補短的。
處理好宣示主權與發展關系之間的關系是我們實行睦鄰政策中必須加以注意的。不能因為要睦鄰,在該宣示主權時退縮;但也不能因為要宣示主權,就對睦鄰政策產生懷疑,或者把這個政策丟掉了。實際上國家之間存在分歧是很自然的,但這并不是說,雙方的關系就不能發展。我們與周邊的這些領土爭端是歷史遺留下來的,現在解決問題的條件也還不具備,時機還不成熟,我們仍然只能把它們暫時擱置起來。如果把消除分歧作為發展關系的前提,那關系就永遠發展不起來,受到損害的雙方的共同利益。
黨的第十七屆五中全會公報指出,“十二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我們要繼續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這個精神非常明確,非常重要。我們要堅定不移地繼續實行睦鄰政策,繼續改善與周邊國家的關系,為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周邊環境。
英文原文請見:
http://www.tsdianying02.cn/opinion/2011-01/05/content_11795506.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作者是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 陶文釗 編輯 呂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