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2月31日報道:在欣賞中國傳統畫時,目光沒必要直線地從一個固定的點看到終點。它們是卷動的,就像電影攝影機,捕捉一個移動的焦點。在某種程度上,鑒賞家面對的不是一個需要闡釋的陳列品,而是要進入一種情景、風景甚至一種由“氣”構成的心境。同樣,要想理解中國的力學,不應該關注理論建構或宏觀的系統構思,而應該通過體驗產生共鳴。
中國的實踐可能會使分析家感到困惑。但在戰火不斷的年代,需要不斷地忘卻、反思和重新定義時,中國人的行為模式比嚴格執行任何假設的中國模式更有益。老子的《道德經》已經為中國思想進入充滿矛盾的世界做好了準備:“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隨著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中國在世界事務中日益增長的經濟、政治和文化實力,被廣泛認為是這個時代的主角之一。據追蹤語言使用趨勢的全球語言檢測機構調查顯示,“中國崛起”成為過去十年的報道焦點。
隨著中國的重新崛起,中國文化中的一些元素正在越來越凸顯——中國的軟實力不斷提高——但是,更重要的是中國的世界觀與新鮮觀點的客觀反映——造就了中國時代。
一個社會彈性和社會改革并存的龐大的國家,其規模在世界歷史上都沒有可以和其等量齊觀。這個明顯的矛盾,使得中國社會的觀察家困惑。
中國的復興逐漸改變著21世紀,它把世界體系帶到了另一個層次,了解中國成為實際的必須。
圍棋是中國精神地理最重要的標志之一。通過思考它,人們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國人在政治、商業甚至更細微的社會互動中的動力學。圍棋之道包含了審美和智力的體驗,它讓我們更接近中國人的心理,洞察中國人的戰略思維。在某種程度上,這也是了解中國集體成功基本模式的方法。
在古代中國,圍棋是一門有地位的藝術,人們練習圍棋以提高教育、道德和智力水平。在中國版的經院哲學的四門學科中,必須掌握四門藝術即琴棋書畫。士紳必須會彈 古琴、書法,并通過作畫來展示才藝。
第二種藝術技巧——棋,指的是圍棋,這是一種策略性二人棋類,使用格狀棋盤及黑白兩色棋子進行對弈。在一系列回合后,能比對手控制更多區域者獲勝。人們可以將圍棋翻譯為“在木板上圍攻的游戲”。幾世紀以來,文學家都被其極其簡單的規定和執行時幾乎無限中組合的反差所著迷。
傳統上,這個游戲是對世界看法的概念化。11世紀初,《棋經十三篇》,可以說,是有關圍棋最出色的書。作者運用中國哲學家的理念去介紹這個游戲的實物:棋子中白子和黑子各占一半,旨在仿效陰陽。棋局是方形的、靜態的,棋子則是圓形的、運動的。
《棋經》的序中指出,圍棋之道與《孫子兵法》分不開。《孫子兵法》始于戰國時期,是中國戰略性思維的基礎。
然而在中國象棋中,游戲開始時棋子在棋盤上,并且有預設的移動限制,而圍棋開始時棋盤是空的。在象棋比賽中,人們減少棋子,而在圍棋中,人們往棋盤上添加棋子。在《棋經》中,作者評論道,從古到今,對弈中從未出現過相同的棋局。
《棋經》中所表達的三個黃金定理是從刺激性角度對中國的策略性思維和中國人的思想描述。《棋經》里說,“最好的勝利是不戰而勝,所以最好的位置是不會引起沖突的位置。”
它介紹了不對抗理論。在下圍棋時,目的不是將對手置于死地:真正重要的是與他人的立場。圍棋中不可勝數的變化旨在不將對方的勢力減至零時提高自身影響。把握好雙方不對抗的矛盾,需要高質量的情商和智力。
《棋經》還指出,“在剛開始時,要有規律、有序地移動棋子,但是要贏需要策略”。兵法中不斷改變假設至關重要,這也可以稱為不連續原理。在剛開始時,行動由既定的規則指導,但是獲勝則需要“非常規”的決定或非傳統的決心,并且只有運用直覺思維才能有所突破。
認為中國沒有想象力,注定要重復、模仿或機械地操作的誤解,大多數是基于對中國的片面了解,但是在《中國科技史》中做了值得稱贊的研究英國漢學家李約瑟卻堅持扭曲這種辯論。
不連貫的假設正是創新的本質。在某種程度上,鄧小平為實現香港回歸大陸提出的“一國兩制”的概念,正是這種假設的運用。在接下來的幾年里,來自北京和臺灣的領導也將充分利用第二個原理來改善他們的關系。《中國:下一個科技大國?》的作者們斷言:“自從肯尼迪開始月球競賽,中國就處于最有野心的研究投資項目的初級階段。”這個國家不僅會在科技上創新(電子設備巨頭華為一半以上員工從事研發),而且對創造性產業的質變也將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為科學創新和創意的孵化器,中國也將通過智囊團先進的研究來豐富社會科學的內容,這個智囊團正在使用經濟手段來吸引世界一流的學者。西方的政治、經濟和輿論領袖要準備好在一個物質、非物質產品不僅由中國制造而且由中國創造和構思的世界生活了。
《棋經》提到的第三個維度:“不必按原有計劃,要隨機應變。”變動原理要求參加者根據形勢做調整,要注意盲目地堅持預想體系、教條或意識形態。鄧小平強調“實事求是”的必要性是對這種中國戰略思維的延續。在外交方面,毛澤東在19世紀70年代,出人意料地和美國恢復邦交也體現了第三種原理的精神。
這些簡單的原理把中國的傳統與地球村聯系在一起。現在,隨著相互依賴性增強,在各種各樣的不對抗對立中,行動者同時是合作者和競爭者。并且在變化和危機中,忘卻和反思比運用固定的知識構造要更有用。確切的原則可能讓人感到舒服,但是卻有局限性。在混亂時代,簡單的原理構成了最有效的知識指南。
老子在2500年前建議“上善若水”,并解釋說“世界上最柔的東西莫過于水”,即使“人們不能改變它”。中國思想是21世紀的組成部分,它比約瑟夫·奈的軟實力還要軟。(作者是中歐問題研究專家,中歐論壇的創建者戴維·戈塞特David Gosset 編譯張斯 編輯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