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2月30日報道:“幸福是什么?當一個小孩摔倒的時候,他的媽媽會過去把他扶起,并幫他拍去身上的塵土。對于我來說,那就是幸福的含義。”63歲來自洛陽的黎遠康感慨道。
在過去的55年中,母愛一直是這位老人所追尋和夢想的事。自1955年一別之后,黎遠康終于在2010年與母親在俄羅斯又再次團聚了。這次團聚十分珍貴,尋親過程也充滿了巧合。這是通過中國中央電視臺俄語頻道的《悠悠歲月》欄目組與俄羅斯國家電視臺《等著我》欄目組的一個合作《跨國尋親》節目促成的。
故事始于上世紀四十年代,黎遠康的父親黎懷鈺在烏魯木齊機場工作,在一次生病的時候遇上了當時在喀什一家蘇聯醫院當護士的瓦倫金娜。兩個年輕人跨越了文化障礙迅速相愛,在中國組建起了自己的家庭。
瓦倫金娜回憶說:“我當時是被他爸爸偷走的。當然,不是把我裝麻袋里帶走,而是被他悄悄地帶到了另一個城市,當時并沒有跟我父母說。”
婚后,他們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日子,養育了大女兒黎懷禮和小兒子黎遠康。然而,跟其他一些普通家庭一樣,因為性格原因,黎遠康的父母開始有了爭吵,家庭氛圍逐漸緊張。
1954年,當瓦倫金娜聽說如果她回老家就能分到地的時候,她決定申請回蘇聯。她帶著兩個孩子,悄悄地離開了他們的父親,踏上了回蘇聯的旅途。
黎遠康回憶道:“我們一開始坐的是一輛客車,后來換了一輛悶罐火車。我一開始還因為沒見到父親而吵鬧。后來媽媽給了我一塊老的手表和小馬車模型,我才安靜下來。”但他絕對沒有想到,這兩個小東西竟成為了今后55年中他對母親的唯一回憶。
在從滿洲里開往蘇聯的列車發車前五分鐘,黎遠康的父親趕到了車站,并攔下了他們,堅持留下黎遠康這個家中唯一的男孩。
“爸爸緊緊的抓住我,我轉過頭去對媽媽和姐姐說,我就跟爸爸回去待一個星期,一個星期之后我就去找你們。”
誰也沒有想到,那一個星期,變成了苦苦等待的55年。
從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開始,國際關系急劇震蕩,中國和蘇聯間的民間溝通受到了嚴重阻礙,黎遠康從那時起,失去了媽媽和姐姐的一切消息。
而且,他的父親也從不愿開口向他講述他母親的事情。“父親在母親離開之后組建了新的家庭,他不愿回憶這段經歷。”
但是不管任何艱難險阻,也擋不住黎遠康追尋母愛的決心。
“當我長大后,不管面對什么樣的困難,我都一直在努力尋找自己的媽媽和姐姐,” 黎說。“我去過僑辦,沈陽市公安局,紅十字會,大使館等相關機構,可是因為條件限制,都沒有任何實質性進展。”
“只能說當時條件還不成熟。”
“我其實就想知道我的媽媽和姐姐過的好不好。我在家里面放了一把空椅子,我一直夢想能有一天發生奇跡,媽媽和姐姐能出現,哪怕只是和我吃一頓飯,或者聊聊天。”
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生命中充滿了各種未知和巧合。
“去年,我托付我的一個要去俄羅斯的高中老師把我的尋親材料送到俄羅斯國家電視臺《等著我》欄目組,希望通過媒體的力量,找到媽媽和姐姐。”
《等著我》欄目組剛好和中國中央電視臺俄語頻道的《悠悠歲月》欄目有合作,進行跨國尋親節目。于是,黎遠康的尋親材料被轉送至了中方欄目組。
欄目組工作人員在篩選尋親材料時,突然發現其中有兩套材料尋親內容非常匹配,應該就是一對互相在尋找的親人。最初,他們發現黎先生記憶中母親的名字是瓦麗亞,同瓦蓮金娜·尼古拉耶夫娜女士的名字相吻合。其次,黎遠康的母親和姐姐是從滿洲里出境離開中國,而瓦蓮金娜和女兒也是從滿洲里回到了蘇聯。
可是,也有一些信息不一致的地方,黎遠康先生尋找的區域在俄、白、烏三國,而瓦蓮金娜·尼古拉耶夫娜女士居住在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市;瓦蓮金娜·尼古拉耶夫娜女士信中提到兩個城市——一個是她和兩個孩子曾經居住的城市沈陽,另一個是他丈夫的老家四川成都。
為了獲得更多、更準確的信息,俄語頻道攝制組專程奔赴河南洛陽,證實了黎遠康的祖籍確實是四川成都而且他至今仍保留著一張他和母親、姐姐三人的合影。
兩天之后,俄羅斯的電視同行也給《悠悠歲月》劇組發來了他們的調查結果:瓦蓮金娜·尼古拉耶夫娜的丈夫叫黎懷鈺,兒子叫黎遠康,而且她保留著一張離開中國之前的單人照。經過兩張照片的對比,主人公基本吻合。因此可以確定,失散50多年的母子終于找到了。
在《等著我》的錄制現場,黎遠康不由自主地向老母親跪下,緊緊抱住她,不斷哭泣著:“對不起媽媽,對不起媽媽,我沒有盡孝啊,您現在一切都還好么?”而她的媽媽,沒有責怪,沒有抱怨,緊緊地抱住了這個失散55年的63歲的孩子。現在她終于可以跟她的孩子,吃一頓團圓飯,拍一張全家福了。
黎遠康與母親的重逢只是這次中俄媒體人合作中的一個案例。《悠悠歲月》總導演丁勇介紹說,通過這個合作尋親欄目,有六百多對失散的親人,朋友,戰友,筆友都在長時期分別后重新取得了聯系。
英文原文請見:http://www.tsdianying02.cn/cndy/2010-12/30/content_11774258.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日報記者 李連星 編輯 呂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