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1月18日評論版文章:當前,許多社會學概念都贏得了專家和民眾的普遍認可,“社會穩定”就是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許多學者和民眾都對非常關心,到底什么樣的社會結構才能帶來最大限度的社會穩定。
按照社會學的劃分方法,現代社會可以分為四個階層,即富裕階層、中間階層、勞工階層和貧弱階層。其中,中間階層是介于富裕階層和貧困階層之間的階層,是聯系二者的橋梁。因此,通過給社會底層的人們以向上流動的希望,可以減少貧富差距造成的兩個階層間的對立情緒。
總的來說,在現代社會中,中間階層的人數應占到總人口的60%—70%,而貧富兩極的人口只應各占10%—15%,這種“中間大兩頭小”的結構才能最大限度地確保社會穩定。
由此便產生了一個問題:我們應如何定義中間階層?大體說來有三個標準,即物質財富、職業聲望和個人認同。
就物質財富方面來說,過上舒適而不奢華的生活,是中間階層的第一目標。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一個中間階層的家庭應當擁有屬于自己的房子車子及一定的金融資產。
我們不難看出,這一標準和政府提出的“小康水平”有著許多共同之處。可以說,“小康”就是中國版的“中產階級”。但無論是小康還是中產階級,對他們而言,最重要的莫過于積累足夠的財富。
職業聲望是中間階層另一個重要的衡量標準。在當今社會,薪資仍是多數人收入的主要來源。因此,穩定的工作也成了中間階層追求的目標之一。除此之外,隨著知識資本的崛起,知識分子和技術人員憑借自身知識技術受到了社會的歡迎。因此,相當一部分的白領也成為了中間階層。
自我認同也是衡量中間階層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標準。中間階層一詞往往意味著富裕體面的生活。正因如此,成為中間階層往往是許多人個人生活上的奮斗目標。在發達國家,60%—70%的人認為自己是中產階級。這表明,人們認為生活充滿希望,樂意繼續向上奮斗。無論對于社會還是個人,這種狀態都是極為有利的。
改革開放30多年來,得益于“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政策,中國的中間階層正在逐漸形成。中國社科院的陸學藝教授說,目前中國的中間階層比例約為23%;而5年前,這個數字為18%。陸教授曾預計中國中間階層的比例將以每年1%的速度增長,現在看來,這一預計正在變為現實。如果保持這樣的增長勢頭,到“十二五”結束時,中國的中間階層比例將占到總人口的28%甚至30%,到2020年將達到40%。可以說,這也是個有望實現的“中國夢”。
然而,在這一過程中也面臨著諸多問題。上世紀70年代末改革開放實施以來,我國的社會結構變化已滯后經濟發展15年,而這正是我國目前諸多社會問題的根源所在。
按照社會學理論,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意識的中間階層應成為整個社會的中堅力量,公民責任意識的覺醒將為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支持。但在這方面,中國的中間階層還顯得有些不成熟。社會希望中間階層能夠承擔更多的公民義務。
另外,令人感到遺憾的是,許多人并不認為那23%的人屬于中間階層,他們甚至認為這不過又是一個嘩眾取寵的數據。必須指出的是,人們的這種心態與房價過高不無關聯。長久以來,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是判定一個家庭是否屬于中間階層的重要標準。然而由于房價過高,越來越多的人發現自己與中間階層的標準漸行漸遠。所謂“不平則鳴”,人們的不平情緒將成為社會穩定的一大威脅。當前的經濟增長趨勢讓許多人,尤其是有“產業工人主力軍”之稱的2億農民工深感不安。我們希望“十二五”期間的“包容性增長”能夠解決這些問題。
當然,任何一個社會中間階層的崛起都需要來自政府的理性支持。許多發達國家在其工業化和現代化的道路上都為藍領工人提供了支持或津貼,幫助他們擁有并積累自己的財富。二戰后,許多國家大力推廣居民住房,確保“居者有其屋”,成為成功捍衛經濟繁榮和社會穩定的典范。
30多年前,鄧小平提出“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而今天,或許我們可以運用這樣的社會學語言來表達:“十二五”期間,讓三分之一的中國人先“中產”起來。
英文原文請見:http://www.tsdianying02.cn/opinion/2010-11/18/content_11567536.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作者是中國社科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秘書長、研究員 唐鈞 編譯 趙欣瑩 編輯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