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1月13日社論:昨天,第16屆亞洲運動會在廣州開幕。亞運會是我國繼世博會和奧運會之后舉行的一大跨國盛會。而我們也不禁會思考:亞運會以及主辦城市廣州能帶給我們什么?
廣州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財力足以支持其承辦規模如此巨大的體育盛會。我們也看到,廣州亞運會開幕式上煙火燦爛、人群沸騰,盛況堪比20年前北京亞運會甚至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
我們有理由相信,廣州市政府將竭盡所能,為運動員和工作人員提供最好的比賽設施和相關服務。
然而我們也應當認識到,資金并非決定體育盛會成功與否的唯一因素。
廣州市政府積極采取措施改善空氣質量和交通狀況,一切以人為本。甚至向當地市民發放交通補貼,鼓勵人們更多地使用公共交通以減少地面機動車的數量。
這表明,廣州市政府已經認識到,市民的參與將為廣州亞運會的成功舉辦做出巨大貢獻。即便是那些沒有到現場觀看比賽的市民,也能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為廣州亞運會的成功舉辦做出貢獻。
從這個意義上講,亞運會也是廣州培育高素質市民的良好契機。這不僅對于亞運會的成功舉辦具有重大意義,對廣州的社會經濟發展同樣至關重要。
為使亞運會成為廣大羊城市民的亞運會,廣州市政府采取多項措施鼓勵市民積極參與舞臺表演、展出等相關活動,為市民構筑與外國友人交流溝通的平臺。同時,這些活動也為來自亞洲其他國家的運動員和觀賽者提供了一次了解廣東文化的機會。
因此,本次亞運會將成為廣州提升城市軟實力的大好機會。廣州市民的個人風范和素質涵養或許將會成為廣州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最重要的推動力。(中國日報社論 編譯 趙欣瑩 編輯 呂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