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1月5日報道:農業專家表示氣候變化將使中國糧食生產在未來幾十年內面臨更多不確定因素甚至減產的威脅。
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唐華俊接受中國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有關研究表明,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到2030年我國種植業生產能力在總體上可能會下降5%-10%。到21世紀后半期,中國主要農作物,如小麥,水稻和玉米的產量最多可下降37%。
而據綠色和平早些時候的報告預測,到2050年,溫度升高、農業用水減少和耕地面積下降等因素更會使中國的糧食總生產水平下降最高達23%。
根據《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中國計劃到2020年糧食生產能力將達到11,000億斤以上,較現有水平新增1,000億斤。
然而,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比如氣溫上升、水資源短缺和極端天氣事件頻發將使糧食生產系統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和挑戰。
經科技部批準,中國農業科學院聯合中國農業大學、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等國內優勢單位,于今年九月啟動了為期5年的氣候變化對我國糧食生產系統的影響機理及適應機制研究項目。
作為19個由科技部立項的全球變化研究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之一,該項目將緊緊圍繞氣候變化與我國糧食生產系統之間的關系,針對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穩定糧食生產、確保糧食安全、促進糧食主產區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農民增收的國家重大需求,重點解決氣候變化背景下資源要素(水分、熱量、土壤肥力和作物品種)時空變化對糧食生產系統的影響機理及適應機制以及生物(主要病蟲害)和非生物災害(旱災)災變過程、致災成災機理及適應機制等關鍵科學問題。
項目研究組將在東北、黃淮海、長江中下游、華南和西北糧食主產區依托現有的11個農業長期定位觀測站,深入研究氣候變化對當地糧食生產的影響。
作為項目首席科學家,唐華俊表示:“我國農業尤其是糧食生產對氣候變化非常敏感,是受氣候變化影響最大的行業。氣溫上升和水資源短缺等帶來的負面影響已在近幾年開始顯現。”
目前,旱災是影響中國糧食生產最大的災害,而且旱災的影響是全國性的。1995-2005年我國因旱災造成的糧食減產損失約為每年1500-2500萬噸,約為全國糧食總產量的4-8%,占因災總損失的55%以上。此外,極端天氣事件,如暴雨、冰凍等也在一些地區給農業生產造成巨大的危害。
同時,因氣候變化直接導致我國糧食生產的熱、水、光等氣候資源條件變化,直接影響作物布局和農業生產結構的調整。近年來,我國玉米種植面積急劇上升,成為第二大作物,而小麥從1995年開始下降為我國第三大作物。
“隨著近些年氣溫升高,我國華北地區很多農民普遍將種植的小麥品種換成春性品種。這是個好消息,因為冬小麥和春小麥相比在產量上有優勢。有關研究表明,冬小麥的安全種植北界已由長城沿線向北擴展了約100-200公里。”唐院長說。
以河北省為例,根據1981-2007年產量數據,冬小麥種植北界的北移使該區域小麥單產平均增加25%。
“未來的研究將側重系統研究氣候變化和糧食生產之間關系,重點關注如何調整播種時間,改良作物品種,加大作物結構布局與調整,防御農業氣象災害,以應對氣候變化,確保我國糧食安全,”唐院長表示。(中國日報記者 金珠 編輯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