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1月3日報道:面對中國出口美國高科技產品頻繁遭到調查,中國駐世界貿易組織大使孫振宇敦促中國出口企業加快產品升級和結構轉型的步伐。
上個月,美國商務部以中國政府補貼本國清潔能源部門為由,啟動對中國能源企業的調查。這一信號表明,在美國發起的針對中國的貿易救濟案中,矛頭逐漸指向中國高附加值的產品。
對此,孫振宇也發出警告,“中國已成為貿易保護主義的主要受害國以及美國貿易救濟措施的主要針對國。”他強調,“雖然我國的勞動密集型產品仍是主要受害者,但最近跡象表明,美國已開始掣肘中國高附加值(高科技)產品。因此,中國企業應當密切注意這一新趨勢,加快產品升級和貿易轉型的步伐。”
去年,美國共發起23起針對中國的反傾銷、反補貼和特保案,涉及中國的出口規模達76億美元,與此同時,2009年全世界范圍內針對中國的貿易救濟案涉及出口規模為130億美元。根據世貿組織的數據,2009年美國一半以上的貿易救濟案都是針對中國的。
孫振宇說:“近些年來,美國針對中國的貿易救濟案不僅在數量上有所增加,而且范圍也在不斷擴大,這引起了我們的強烈關注。”
在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的要求下,美國政府啟動對華清潔能源有關政策和措施的301調查,范圍涉及中國的風能、太陽能、高級電池及節能汽車行業爾。綠色能源正是中國政府準備在未來5年內大力發展的重要領域。
據估計,除301調查外,今年還會有更多針對中國高科技出口產品的調查。今年上半年,美國在全球發起28起337調查,其中12起,也就是43%的調查是針對中國的。中國太陽能燈、液晶顯示屏以及噴墨打印機制造商已經淪為美國“雙反”的受害者。
337調查主要針對與進口產品相關的不公平行為和不正當競爭,包括違反美國專利或注冊商標等。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經濟研究所的專家王榮軍說,“我國越來越多的高科技產品卷入美國的貿易救濟案中,這一事實表明,對于中國自主創新和科研能力的提高,美國備感受到威脅,但實際上,中國仍然無法與美國同類企業相抗衡。”
王榮軍預測,在中國政府鼓勵創新和高科技企業騰飛的背景下,美國針對中國高級科技產品的調查逐漸增多將是一個“不可更改的趨勢”。
在國家的十二五規劃中,中國政府將包括新能源和新材料在內的七大高新產業列為發展的重點。
僅10月的上半月,美國就對中國出口的產品發起了24起貿易救濟調查。11月1日,我國商務部網站發表文章,指責美國和歐盟在競爭日趨激烈和國內消費放緩的情況下濫用貿易保護措施。并指出其調查范圍已超出紡織和輕工業,開始向綠色能源、新能源和電子信息等領域擴展。商務部預計,明年將是中國出口形勢更加艱難也更為復雜的一年。
專家普遍認為,美國接連對中國出口商品發起貿易救濟調查,除了懼怕競爭,恐怕還有政治方面的原因。
孫振宇說,以301條款為例,“我認為美國對中國清潔能源政策的反對是完全沒有依據的。中國在清潔能源方面的所作所為完全符合WTO的規定。”
“對美國來說,恢復經濟和增加就業才是當務之急,尤其在目前中期選舉即將到來的情況下。而在此時展開301調查,無疑能夠轉移美國選民對國內問題的注意力。”
中國的清潔能源領域已為美國公司提供了巨大的商業契機,對中國清潔能源領域的任何打壓限制,反過來都會損害到美國自身的利益。事實表明,美國已對本國的清潔能源領域實施了巨額補貼。
美國美復能源有限責任公司(USFOR Energy)是美國的一家咨詢公司,負責在美國市場上推廣中國的風能企業。該公司董事長陳航表示,“美國害怕被迅速發展的中國風能行業超過。中國風力發電機的價格比美國同類商品低15%,但質量和服務卻和美國的風力發電機旗鼓相當。中國的風機對美國出口的增長,美國可以得到優質平價的產品,當地售后和生產配件無疑會增加更多美國人的就業機會。”
隨著美國對中國出口商品貿易救濟調查的不斷升級,相關專家和行業協會都呼吁,中國企業應更多地從自身尋找問題。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表示,“(受到301調查影響的)中國企業應更多地考慮增加產品種類、改進生產技術,以增強自身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力。”
江蘇鹽城捷康三氯蔗糖制造有限公司(JK Sucralose Inc)是我國主要的糖替代品出口企業。其總經理安立軍對李俊峰的觀點表示贊同。“隨著中國逐步由世界工廠向創新大國轉變,中國的企業和出口商將面臨更多挑戰和來自國外的訴訟。而最好的出路,莫過于提高自身競爭力,建立成熟的知識產權體系。”
安立軍的公司也是美國337調查的受害者。但經過兩年的自我提升和發展,目前該企業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中的份額已高達12%。(中國日報記者 丁清芬 王星和宛志紅亦對本文有貢獻 編譯 劉江波 趙欣瑩 編輯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