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0月28日報道:北京東北部一個社區的美發沙龍生意繁忙。來自河南焦作的馬增琨,頭頂著個刺猬頭,頭頂上的一撮還染了顏色,顯得非常新潮。看上去他和店里的其他任何員工沒有兩樣。
可是他一說話,他那稚嫩的微笑就把他的年齡給出賣了。他今年才剛剛17歲。
在他這個年紀,他本應該在學校里讀書,在家里跟媽媽撒嬌,或者偶爾和朋友上上網、玩玩游戲。
“我不是沒有機會,自己浪費了而已,”他說。“我有網癮,后來就退學了。”
說到這,他臉就紅了。
“不過,現在也不錯啊。至少你看到我在跟你說話。在我網癮嚴重的那兩年,我連話都不說的。”
這位小伙子說以前他也曾是父母的驕傲。
“上初一的時候,我在班里是前五名,”他一般幫一位客人按摩頭皮,一邊略帶驕傲地說。
有一天他的一個同學叫他一起去當地的一個網吧玩游戲。小馬說一開始他是拒絕的,但最好好奇心占了上風。從此之后,不能自拔。
他開始逃學,學習成績一落千丈。
到他快要初中畢業的時候,他的父母已經對他喪失了耐心和信心。老師們也基本上不管他了。每天小馬都在自己房間里通宵玩游戲,早上他爸媽起床的時候,他就假裝剛起床準備上學,等父母一走,他就開始蒙頭大睡知道他們晚上下班。到了晚上,他接著通宵。
“這樣大概持續了兩個月,”小馬回憶說。“我父母他們都不知道。其實知道了,他們也沒辦法。”
到那會兒,小馬說他已經有些自閉。
“我和誰都不說話。除了偶爾在網上玩游戲的時候,和網上的隊友有些簡單的交流,” 他說。
他開始害怕上學,尤其是考試。畢業考試和典禮他都沒參加。他父母終于忍無可忍了。
他們只給他一個選擇 ——離開家,離開電腦。
“他們說,我要是不把網癮戒掉,我就不用再回家了,”小馬說,有些細聲細氣。
那年,也就是去年夏天,小馬16歲不到。他跟隨一個理發師來到了北京這個發廊。
那是他第一次離開家。他說在來北京10個小時的火車上,他說了不到三句話。
“我當時挺恨我師傅(那個理發師)的。恨他把我帶到北京,將我和我的電腦分開,” 他微笑著說,有些不好意思。
在北京的第一個月,他特別不適應。和發廊的其他幾位員工一起住在一間大房間里。每天上午9點走路到附近的發廊上班。到了晚上11點,開始每天兩個小時的培訓。 “一開始的時候特別想家,其實最想家里的那臺電腦,” 小馬說。“但這里一天到晚拍得滿滿的,我根本沒有時間跑到網吧去。這里的人似乎對網絡游戲也不感興趣。他們經常開玩笑,但都和網絡游戲沒什么關系。”
小馬也不清楚自己從什么時候開始喜歡在北京的生活的。
“可能是因為在店里干活能和不同的人聊天,”小馬說。“他們來自不同的生活。和他們聊天挺長見識的,也很開心。”
就這樣,不知不覺小馬在這家發廊當學徒已經一年多了。先是幫人家打下手,后來學會幫人洗頭,再后來就是按摩、染發、燙發,按他的話說,他如今已經是銀牌助理了。接下來他要是學會吹風、定型,他就可以拿到金牌助理證了。再接下來他就可以去美容學校學剪發,接受系統學習,最后成為一名美發師。
“一開始我學會干洗,我就打電話跟我媽媽說,我可以給您干洗頭發了。學會按摩,我跟她說,我可以給她按摩;學會染發,我說給她染發。” 小馬說。“現在想來其實挺傻的。那些都是很小兒科的本領,我還在那炫耀。但我媽好像聽了還挺開心的,我聽她在電話那頭呵呵地笑。”
現在小馬每周還是會去網吧上網,有時一天能待18個小時。
“網癮不是說戒就戒的啦,”他半開玩笑地說。“但有個道理我還是明白了,電腦不僅僅是用來玩游戲的。現在我偶爾也會在晚上和我妹妹還有爸媽聊聊天。”
快到年底了,小馬說他挺想回家的。
“我也不知道將來要做什么,”他說。“但我想也不用太著急。對吧?畢竟我還小。”
接著回學校讀書?
聽到讀書兩字,他仍舊樂呵呵的,卻擺動雙手直說不行。“我不想再讀書了,永遠都趕不上了。”
沉默了一兩分鐘,他接著說,“你看到那邊那位師傅了嗎?他是我們這最好的。但他的染發水平還不是最好的。將來我要是也成為一名美發師,我一定爭取各個方面都是最好的。”
英文原文請見:http://www.tsdianying02.cn/china/2010-10/28/content_11468309.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 (中國日報記者 林淑娟 編輯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