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0月28日報道:據中國駐印尼使館和國家旅游局官員稱,中國在印尼的居民和游客在這次印尼的天災中沒有人員傷亡.
一位國家旅游局的官員周三告訴中國日報, “目前沒有接到有旅行社關于我國游客在災區滯留的報告”。
印尼使館新聞官王妍周三下午通過電話告訴中國日報記者,據使館了解,沒有中國公民傷亡.“災區附近的巴東等地區有一些中資企業和員工,已撤離到安全地帶,沒有人員和財產損失”。
王妍還透露,中國紅十字會已經向印尼紅十字會提出捐贈3萬美元。
至于最受中國游客歡迎的巴厘島地區,這次沒有受到地震的影響.
中青旅市場推廣部的戴蓓蓓告訴記者,“中青旅目前在巴厘島約有30余位共兩個團的客人,巴厘島無震感,行程未受任何影響,一切游覽休閑活動正常,并會按照行程計劃將于未來二至三天陸續回國。中青旅后續團隊也將照常發團,目前沒有客人要求退團。”
常飛印尼的中國南方航空公司和國泰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員均向記者確認,目前該公司飛往雅加達的航班均正常運行.
據美聯社報道的最新數據,截至周三晚上,死亡人數已上升至272人,另有412人失蹤.
印尼蘇門答臘島以西的明打威群島25日發生里氏7.2級強烈地震。地震引發海嘯,浪高達3米,明打威群島中的南巴蓋島和北巴蓋島上的約10個村莊遭海浪襲擊,從26日17時開始,印尼爪哇島中部的默拉皮火山連續噴發4次,火山灰噴發的高度達到1.5公里。目前已造成28人死亡。
2004年12月,蘇門答臘超過9級地震引發的海嘯造成22萬6千多人死亡。
印尼又一次成為海嘯的受害者,其海洋安全預警機制再次遭到質疑。
2005年1月26日,中國—東盟地震海嘯預警研討會在北京閉幕。中國和東盟簽署了《建立地震海嘯預警系統技術平臺的行動計劃》。出席會議的中外代表總結了印度洋地震海嘯災難的經驗、教訓,重點圍繞進一步加強國際協調與合作,提高東南亞地區地震監測能力,加強信息共享,通過建立亞洲區域地震臺網,為地震海嘯提供早期預警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并就下一步的聯合行動方案達成共識。
然而,這一計劃并沒有得到有效落實。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東南亞研究室東南亞學者駱永昆指出,東盟國家受制于“東盟方式”,協議簽訂了之后并不強求實施,而是靠成員國的自覺性,“這就導致很多協議簽了之后都做不實,出現區域合作問題”。
國家海洋預報中心一位資深工程師指出, 這次印尼海嘯是局地海嘯,影響只是明打威周邊幾個島,而且它是往西向印度洋擴散,對中國沒有什么影響,中國南海的浮標也沒有測到。
“地震無法預測,只能監測。中國的海嘯預警機制全年無休,每天24小時在時刻監測,”他說。
英文原文請見:http://www.tsdianying02.cn/world/2010-10/28/content_11468417.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日報記者 程光錦 忻鼎鼎 張菁、王笛對此文亦有貢獻 編輯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