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0月27日評論版頭條:本世紀的第二個十年仍將是中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可能也是過去經濟社會轉型中長期累積的各類深層次矛盾的集中爆發期。中國能否抓住和利用好這樣一個機遇期,妥善應對發展過程中的諸多挑戰,關鍵在于我們能否在這一時期成功地實現發展方式轉變。
發展方式轉變包含諸多層面的內容。從目標上看,我們所期望的發展必須著眼于全面地提高人民實際所能享有的福祉,不僅使人民擁有體面的物質生活水平,而且還能夠過上健康而長壽的生活,富有知識和素養,獲得公平的發展機會,活得更具有尊嚴感和安全感,享有清潔的空氣、水和宜人的環境。從手段上看,這要求我們更注重從經濟發展到福祉提高的轉化,加強基本公共服務的供給,調節收入分配結構,改變粗放的生產方式,更加強調代內群體之間和代際之間的公平發展權。
從新近閉幕的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所傳遞的信號來看,“深化改革”將成為“十二五”時期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主旋律。但是,當前中國已處于改革的深水區,與過去三十年的改革環境和條件不可同日而語。過去所采取的先易后難的漸進式增量改革能夠獲得成功,正是可以通過使一部分人得益而沒有人受損的“帕累托改進”,取得了對改革的共識和擁護。但是現在這樣的“帕累托”空間顯然越來越小,任何單兵突進的改革都會將牽一發而動全身,引起對既得利益的深層次調整,使得單項的改革變得非常艱難和復雜。而對于中國這樣的轉型中大國,整體性的經濟、社會和政治改革顯然又缺乏操作可行性。
公共財政體制的改革同時具有經濟性、社會性和政治性內涵,在當前的背景下,有可能成為“十二五”時期發展方式轉變的一個切入口。財政制度和政策本身就是政府調節經濟的基本手段。公共財政以社會公共需要的滿足作為財政分配的基本目標,政府在教育、衛生、社會保障、環境等方面公共服務和產品的供給也是以財政為基礎。不僅如此,公共財政以現代意義的具有公開性、透明度、完整性、事前確定、嚴格執行的預算作為基本管理制度,財政管理的民主化、法治化和透明化也是轉變政府職能、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方式。
自從1998年提出建立公共財政框架以來,我國在公共財政體制建設方面取得了許多積極的成果,包括實行部門預算改革,推行“鄉財縣管”和“省直管縣”,推行財政績效評價制度和績效預算制度試點等,這些為“十二五”時期的公共財政體制改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十二五”時期,公共財政改革的一個核心內容是推動財政層級的“扁平化”。在各地“鄉財縣管”和“省直管縣”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將財政管理的層級從現在的五級減少到三級。
重新劃分中央和地方的事權與財力,構建財力與事權相匹配的財稅體制。地方政府的事權與與財力不匹配是造成當前“土地財政”等一系列問題的關鍵,“十二五”時期可逐步將社會保障、基礎教育、基本醫療保障等核心的公共服務支出責任上移,同時擴大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基礎。
在降低總體宏觀稅負的前提下,推行財政收入改革。推行營業稅與增值稅合并改革試點,適度降低中小企業和服務業的稅負。按稅源地與稅收收入歸屬地一致的原則對現行稅制進行調整。適時開征物業稅,使之逐漸成為地方政府的主體稅種之一。此外,適時推出環境與資源相關的稅種,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加強對政府非稅收入的管理,重點是對社?;?、住房公積金、國有資本經營收益、土地出讓金的管理。繼續研究和擴大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制度試點,清理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推動地方政府債務的顯性化,硬化地方政府預算約束。
在財政支出方面,以擴大內需作為財政支出結構調整的重心,進一步提高公共服務支出在財政總支出中的比重,重點加大對社會福利體系建設的投入,使我國在未來3-5年里基本形成一個涵蓋教育、醫療、養老、就業、住房、最低生活保障的發展型社會福利體系。加強人力資本投資,重點加大對職業教育、下崗工人就業培訓、靈活就業人員技能培訓、農村青壯年的繼續教育等方面的投入。加強財政對城市建設的支持,推動城鄉統籌發展和區域協調發展。加大對科技研發和新經濟支柱產業培育的投資,打造未來二、三十年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加大對新能源產業、技術的投入和新商業模式的培育,推動節能減排,保護生態環境。
在預算管理體制方面,在“十二五”時期應著力改變政策與預算“兩張皮”的局面,減少“預算分割化”,提高預算的完整性和權威性。建立健全包括一般公共預算、基金預算、社會保障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等在內的預算體系,深化“收支兩條線”管理改革,繼續推行全口徑政府收入預算和支出預算。擴大部門預算編制的范圍,落實部門的主導權和責任。進一步完善政府財政績效管理,加強對參與式預算和弱勢人群預算的試點與推廣工作。
英文原文請見:http://www.tsdianying02.cn/opinion/2010-10/27/content_11462548.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作者 俞建拖 編輯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