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0月13日見報評論版文章:有著4億網民和5000萬博客用戶的中國已然成為網絡大國?;ヂ摼W給中國帶來的好處數不勝數:傳播知識,縮小阻礙經濟發展的地域差距,豐富人們的娛樂生活等等。
與此同時,通過改變領導層與公眾對話的方式,互聯網也對社會產生了重要的政治影響。實際上,中國的“網民社會”已經成為公民社會。網民通過網絡來收集和傳播信息,通過網絡來動員輿論批評社會的不公正和政府的不作為。
在古代中國,統治者喜歡微服私訪,深入城市村莊,了解皇宮之外的世態民情。但今天,中國領導人只要登陸網絡就可以了。
然而,并非所有的旁觀者都對中國這個突然冒出的網絡大國表示歡迎。在過去10年中,西方媒體連篇累牘地對中國官方以及中國的個人網絡進行攻擊。
美國一位高級官員甚至稱,大量信息在網絡攻擊中流失(為了表明其觀點,他估計美國國會圖書館擁有160TB的數據)。還有一些像谷歌這樣的公司抱怨,中國會偷偷攻擊其專屬軟件。
中國政府回應,在很大程度上,中國也是網絡攻擊的受害者。事實的確如此?;ヂ摼W給人們提供了參與多種活動的機會,當然包括暗地搜集信息或者監視網絡、尋找攻擊弱點。并且,我們幾乎無從得知這些攻擊從何而來、目的何在。參與網絡攻擊的人很多,既有國家層面的,也有個人層面的,而且二者的界限非常模糊。
對中國政府來說,網絡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它代表了一個國家的軟實力。簡而言之,因特網的硬件和軟件都是西方國家開發出來的,甚至在中國應用最為廣泛的微軟等文字處理系統都是西方的軟件公司開發的,這意味著整個因特網的運作模式完全是西式的。
公安部部長孟建柱2009年1月曾表示,“互聯網已成為反華勢力進行滲透破壞、放大破壞能量的重要手段”。
對此,中國政府采取了兩方面措施:第一,加強中國本土軟件的研發,以減少對西方國家的軟件依賴。第二,加強網絡監管,以減少犯罪、色情等危害社會的內容。為避免政策誤讀,中國政府也表示,中國并非世界上唯一實施網絡監管的國家,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也采取了類似措施打擊網絡兒童色情。
中國擔心,美國及其它西方大國將試圖在網絡世界中,爭取和它們在空間及戰略武器方面相同的優勢地位。尤其是美國最近在五角大樓設立網絡司令部,這一舉動更加深了中國的擔憂。
中國軍隊在網絡實力方面發展出一套自己的軍事理論,以期在與別國發生戰爭時派上用場。許多專家表示,互聯網戰爭是一種新維度的戰爭,并且攸關一國的命運。毫無疑問,現代社會高度依賴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諸如能源供給和金融服務,這些服務的運轉都離不開信息和通訊技術。一旦這些服務發生紊亂,將會造成整個社會的癱瘓,2007年愛沙尼亞遭大規模網絡攻擊事件便是一例。
網絡軍事化是一種不被認可的發展模式,它將會限制普通民眾對網絡的訪問。一些專家表示,阻止互聯網自由接入將會造成一種“圍墻世界”,在這個世界中,每個國家只運營所謂的“國家內部網絡”,隔斷與外部世界的連接?!皣鷫κ澜纭笨梢誀I造一種安全的幻覺,但從長遠而言,這樣的國家將會從遠離全球化的通訊體系。
中國比其它國家更了解這一點。500年前中國實施閉關鎖國政策,然而隨后被西方國家強行打開國門。在遭到西方列強占領之后,中國發現長期的固步自封致使國力嚴重退化,中國已無法同其它國家相抗衡。
其實,對待互聯網的一個更好的辦法,是將其視為一個普通的全球交流的平臺,鼓勵所有國家采取相應措施,在本國的網絡監管下確保網絡內容的安全和真實。此外,各國相互協調、共同合作,加大對犯罪、兒童色情等全球聯網帶來的不良內容的執法力度。由43個國家聯合簽署的《網絡犯罪公約》為世界各國建立或加強安全網絡提供了基礎。
《公約》中表示,我們永遠無法像來控制軍備那樣來限制網絡攻擊行為,因為我們根本不可能制定出有效的核查措施。但談到制定相應措施,懲治國際普遍不能接受的網絡行為方面,我們完全可以達成共識。(作者是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跨國威脅和政治風險部主任Nigel Inkster CMG 編譯 趙欣瑩 編輯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