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9月28日報道:農民胡景河正在期待一場豐收。今年風調雨順,溫度適宜,他的玉米地一片郁郁蔥蔥。
“我們這里是黑土地,糧食長得好,”這位62歲的農民家住黑龍江賓縣。
對很多東北地區的農民來說,黑土地是天賜的禮物,“插根筷子都能發芽。”
但是,胡景河也忍不住擔心,這樣高產的黑土地可能將在幾十年之后徹底喪失肥力。
官方的監測結果顯示,在賓縣地區,黑土層正在以每年10毫米的速度流失,在一些地區,黑土層的厚度已減至40厘米,僅為1950年代初期的一半。
如果持續流失,專家預測,50年后黑土層將不復存在。
更令人擔憂的是,我國的黑土地大部分集中在黑龍江、吉林和遼寧三省,而這三個省份的年均糧食總產量約為全國的六分之一。
中國東北的黑土區總面積約為103萬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黑土區,僅次于俄羅斯和北美地區。
在賓縣二龍山附近,57歲的崔學富正在一條長約50米的侵蝕溝附近放牛。盡管溝內已經修筑了多道谷坊用于攔截泥沙、防止溝底下切和溝岸擴張,但每次降雨,這條侵蝕溝還是會繼續裂開。
“這里以前都是農田,和周圍一樣,”崔學富說,“大約是二三十年以前,可能就是某次下雨(地上)裂開一個小口子,之后每次下雨這個口子就越來越大了。”
黑龍江省水土保持研究院的數據顯示,該省大大小小的侵蝕溝共有16,000多條,損失耕地總面積達933平方公里。
在賓縣,八成的耕地都在大于3度的坡地上,遭受的水土流失也更為嚴重。該地區大約75%的土地(共3,860平方公里)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侵蝕溝達12,058條。
由于灌溉主要依靠降雨,這里的農民習慣起壟種植,且多為順坡壟,這樣一來,就可以充分利用降水進行灌溉。但也正是這種耕種習慣,加速了黑土層的流失。
專家表示,黑土層的形成要經歷幾百年的時間,但黑土地結構特殊,黑土層下面是質地很硬的黃土層,作物很難扎根,無法種植。因此一旦表層的黑土消失,該地區將變得不再適宜耕種。
“水土流失使得耕地面積已經顯著減少了,”賓縣水務局水保辦主任張潤儒說。
在侵蝕溝附近,崔學富正在一片已經變得荒蕪的土地上放牛。地里還有未拔出的玉米梗。
“在這塊地上花的錢 —— 犁地、播種、化肥以及人工 ——比打出的玉米還要多,所以就不種了,”崔學富說道。
研究人員發現,當黑土層由40至50厘米減少至20至30厘米時,土壤的有機物質會降低30%至50%。這會導致糧食的年產量每畝減少25到40公斤。
崔學富說,他年輕的時候,土地的肥力足以支持糧食的生長,但最近二十年以來,對化肥的依賴在逐漸增強。
盡管專家認為,化肥的使用會加重水土流失,但當地村民還是在不斷加大化肥的使用劑量,“以前每畝只用50斤,現在需要100斤。”
過去,家家戶戶都會堆肥,再歸田,這種做法可以起到還原土壤肥力的作用。
“但是自從開始機械化生產之后,農民就不愿意花那么多力氣做這些事了,這是很可惜的,”張潤儒說。
國家發改委的數字顯示,2009年黑龍江省的糧食產量達到870億斤,而全國的總量為10600億斤。
黑龍江省水土保持研究院的數據顯示,水土流失導致的耕地面積減少使得該省糧食減產100億斤。為避免對糧食生產的潛在威脅,政府已經投入了很多資金治理水土流失。
張潤儒在賓縣地區開展水保工作已有將近20年的經驗。他對賓縣的每一條侵蝕溝都了如指掌。
在反復的試驗、論證后,工作人員認為修建谷坊是治理侵蝕溝的有效手段:每隔一段距離在溝底堆砌石塊,可以在下雨時攔截泥沙,防止侵蝕溝繼續擴展。而堆積的淤泥會可以逐漸填平溝壑。
賓縣已經在4600多條侵蝕溝內修建了谷坊,這一工作還將繼續進行。張潤儒介紹說,治理一條侵蝕溝所需資金大約1萬元左右。
“在水土保持這方面,中央政府每年會提供480萬元的專用資金,省政府配套192萬元,縣一級再配套48萬元,”張潤儒說。
治理水土流失沒有簡單、一蹴而就的辦法。對于5度以下的坡耕地,更改順坡壟的方向是可行的辦法。對于6至15度的坡耕地,則需要建梯田或者地埂(在每條壟內每隔幾十厘米修建一道地埂,用來存住雨水或流沙)。
但當水土保持專家與當地農民溝通時,卻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想讓農民改變他們的種植習慣很難,”黑龍江水土保持研究院尹家峰說道,“修建梯田會占用一部分耕地,而建地埂需要額外的人力投入,在沒有補償措施的情況下,很難推廣這些做法。”
當地政府也鼓勵農民在坡度大于15度的地方退耕還林。“減少耕種本身就可以阻止土壤流失,再栽上述就可以更好地保持水土,”張潤儒說。(中國日報記者 李婧 編輯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