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9月16日報道:平日里帶著眼鏡的趙兵科看起來并不太像一個大冒險家。
但每當有臺風逼近我國海岸,人們紛紛避走之時,他卻永遠是第一個鉆進他的專屬座駕,開足馬力向著臺風的中心駛去的人。
趙兵科和他的同事是一群追風者, 甘愿冒著生命危險去追尋人人避而不及的致命性自然現象。 “我們必須盡可能在第一時間抵達臺風中心。”
當臺風接近我國東南沿海的時候,趙兵科和他的同事們就會駕駛著經由特殊設計而成,重達4噸的汽車,義無反顧的沖上前去迎接臺風的光臨。
“這是我們的使命,” 46歲的趙兵科說,作為中國氣象局上海臺風研究所成立的追風小組的領導者,他的主要任務是帶領組員收集臺風內部變化的實時數據作為將來研究之用。
“臺風是極具破壞性的,因為它不斷的在變化,而我們不知道它變化背后的原因-——為什么它突然加速,突然轉向或者突然減弱消失。”
相關數據的缺乏長期以來一直困擾著天氣預報員和學者,影響到他們做出的預測和對臺風天氣評估的準確性。
中國的海岸線很長,平均每年要接受9.3次的臺風襲擊。僅在2005年8月就受到8次臺風襲擊,其中5次遭遇時速高達138公里的強臺風。
作為有記錄以來中國大陸遭遇的最強的臺風,桑美曾經于2006年8月襲擊我國東南沿海地區,造成193人死亡,10人失蹤的重大災情。
專家已經開始利用衛星觀察臺風的形成和外部結構。 “對于臺風內部結構的變化數據,我們只能通過地面觀察得到,”趙兵科說道,“衛星采集的數據有些時候并不那么準確,因為當衛星過于接近地面時,會容易遭受干擾。”
為了得到即時準確的數據,包括臺風中心的氣壓、氣溫以及相對濕度,趙兵科說,“你必須盡量靠近臺風中心。”
每次行動之前,趙兵科和他的團隊都需要數天的準備。 他們永遠駕駛著一輛依維柯,負荷著各式各樣的觀測設備,包括大量用以追蹤臺風的裝載全球定位系統的氣球以及拍攝臺風動態的實景攝像頭。
“這輛車子超過4噸重,是同類型普通車型重量的3倍左右,”趙兵科提到,“它可以經受臺風甚至強臺風的考驗,當然,前提是你的車技也必須很好。”
自2007年追風小組成立以來,趙兵科和他團隊的成員們一起,在沿海地區追逐過不下10個臺風。 “美國,韓國和日本一早就已經開始這項數據的收集研究,和他們相比我們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學習,”趙兵科說。
他們開始追風時,第一個任務就碰上了臺風帕步,結果除了暢快地淋了一場雨以外,一無所獲。由于缺乏尋找臺風中心的知識和經驗,趙兵科的小組沒有在臺風來臨時找到合適的觀測位置。
跟星相觀測不同,臺風通常是變化無常的,并不能預先找到精確的固定方位來觀察。 “即時通訊對于尋找正確的觀測位置是十分有幫助的,”趙兵科說道。“所以(當外出追風時)我們和上海指揮中心的專家以及經驗豐富的天氣預測員一直保持緊密的聯系。”
趙兵科還記得2007年臺風圣帕降臨的那個夜晚。 他和他的小組成員們驅車前往了經由預測得出的臺風將要到達的福建沿海某地區。 他們特別配備的車輛,雖然已經牢牢的被四根鋼電纜固定在地面,在風速高達108公里的臺風重,依然猛烈的搖晃著。 “這是十分危險的,臺風幾乎將我們吹離地面,”趙兵科說,“事后我們都開玩笑說,如果當時是經歷桑美,可能我們已經被刮到半空中并撕成碎片了。”
追風小組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將綁有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的氣球向三萬米的高空每隔三小時放置一次。
“通常將一個1.5米高的氣球充滿只需要很短的幾分鐘,”趙兵科說,“但是在強臺風中,這個過程可能要半個小時才能完成。” 今年他們為了臺風圓規在8月31日再次出發。 但是同樣,臺風再一次避開了他們的追逐。在9月2號到達上海時已經降級成為熱帶風暴。
“危險是存在的,我們也知道,” 趙兵科說道。 “越強的臺風內部機構越復雜,對我們的研究則更有價值,”他補充到。
追風小組計劃在2013年之內,每年最少追到1到2個強臺風。趙兵科說道,屆時一個特別設計的實時臺風數據采集站將在浙江和附件沿海省份建設啟用。
英文原文請見:
http://www.tsdianying02.cn/china/2010-09/16/content_11309805.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日報記者 李新竹 編輯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