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9月16日布魯塞爾報道: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30多年后,在實現減少貧困等千年發展目標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食物和營養不足在某些地區仍然是一個大問題。聯合國最新報告顯示,世界食物不足人口中有三分之二生活在七個國家,即孟加拉國、中國、剛果民主共和國、埃塞俄比亞、印度、印度尼西亞和巴基斯坦。
報告還顯示,全球饑餓和營養不足人口中40%生活在印度和中國。但該報告沒有發布中國的饑餓人口具體數字。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糧食計劃署本周最新發布報告,盡管近期取得的成績有可能使全球饑餓人數減少至10億以下,但卻依然是一個令人無法接受的數字。對2010年全球長期挨餓人口的最新估計數為9.25億——比2009年的10.23億減少了9800萬。
“但事實是,每六秒鐘就會有一名兒童因食物不足而死亡,因此饑餓現象仍是世界最大的悲劇和丑事,”糧農組織總干事雅克·迪烏夫說。“這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在中國,許多智庫和民間機構已經對營養不足、特別是兒童營養不足問題引起了足夠重視。在農村寄宿制學校蓬勃興起的過程中,貧困地區學齡兒童營養不足的問題也凸顯出來。針對這一問題,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組織課題組進行研究,并設計和實施了旨在改善寄宿制小學學生營養的試驗。試驗結果表明,對學齡兒童的營養干預是有效的和可行的。
該基金會秘書長盧邁在早些時候告訴《中國日報》:“從農村寄宿制學校學生營養干預入手,是政府實施兒童營養戰略的良好契機,也是讓貧困地區人口脫貧的最好手段。”
他說,在中國落后地區發現的營養不良狀況讓他吃驚。
通過匡算,盧秘書長認為國家每年投入200億就可以解決大約6000萬農村和城市里需要政府照顧從孕期到16歲兒童的營養問題。“為了中國的未來,政府應該投入,”盧秘書長說。“我們已經具備了這樣的實力。”
全球饑餓人口比例居高不下的狀況“不止給千年發展目標而且給其他各項目標的實現造成極大困難,”迪烏夫警告說。
他注意到最近糧食價格上揚情況,如果持續下去,可能阻礙進一步減少全球饑餓人數的努力,他因此補充說:“實現國際減少饑餓目標的實現面臨嚴重威脅。”
世界糧食計劃署執行干事約塞特·施林說:“各國和全球采取的有力和緊急行動有效地遏制了持續增加的饑餓人口。然而,我們切不可懈怠,必須盡早消除饑餓,以確保社會穩定,維護人民的生命與尊嚴。”(中國日報駐布魯塞爾首席記者 付敬 編輯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