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9月14日社論:四川大學講師查常平在2004年獲得宗教學專業博士學位后,為了能評上教授,曾兩次參加計算機職業應用技能考試。
但他兩次都沒及格。所以他盡管已經出版了4本學術著作,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00多篇,但他仍然只是一名講師。
官方對于職稱評選資格有著看似合理的要求,大多數人也不覺得難以企及——所有學科申請晉升為教授的人都要熟練掌握一門外語以便對外交流與學習,同時還要“熟練使用計算機”。
誠然,在擴大對外交往的過程中,計算機和外語能力確實能起到巨大作用。
不過希臘語這種能嚇退常人的偏門小語種卻難不倒查常平。他也確實會使用電腦。不過職稱資格考試考到的一些“高精尖”電腦操作技術,卻與他日常的哲學研究毫不相關。
查常平倍感氣餒,而且不只是他一個人受制于此。
我們很多人在評職稱時都有類似的經歷,但我們要么幸運過關,要么繼續努力——苦水只能咽回到肚子里去。
許多人贊成降低職稱評定中計算機考試的通過門檻。這樣確實能夠免去很多麻煩事。不過,對于宗教學這門學科來說,是否需要選擇計算機技能作為準入門檻呢?對此,我們應當提出嚴肅的質疑。一位學者的專業素養,應當通過其學術成果來評判衡量,而非看他治學所使用的工具——哪怕是鋼筆、紙或者電腦。
英文原文請見:
http://www.tsdianying02.cn/opinion/2010-09/14/content_11297932.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日報社論 編譯 張隕璧 編輯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