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9月8日報道:進入21世紀,在“中非合作論壇”的引領和推動下,中非關系步入了全面、快速發展的新階段;雙方在政治、經濟、文化、安全等各個領域的合作都取得了長足進展,并呈現出一系列新變化、新特點,具體表現在合作機制日趨完善,經貿聯系更加緊密,合作領域不斷拓展,合作內容日益豐富,合作方式更加靈活,合作主體更趨多元化,合作規模和水平不斷提升,合作成效更加顯著,中非雙方都從合作中受益匪淺。
中非經貿合作更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效,呈現出蓬勃向上的可喜局面:雙邊貿易實現跨越式增長,2008年突破千億美元大關,目前,我國已經成為非洲的第二大貿易伙伴國;對非投資穩步推進,截至2009年底,投資存量已超過80億美元(非金融類),我國已經成為對非洲投資規模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對非工程承包業務迅猛拓展,10年間增長近25倍,非洲業已成為我國在海外的第二大工程承包市場;對非援助成效顯著,截至2009年底,我國對非援助惠及50多個非洲國家,共建成成套項目900多個。目前中國正在積極推進與非洲國家在金融、電信、旅游、航運、服務貿易等領域的合作。
中國對非經貿合作不僅成效斐然,而且在實踐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傳統、特色和優勢,這在對非投資和援助方面尤為凸顯。
我國對非投資的平穩、快速發展主要得益于下列因素:其一,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的投資經營思路;其二,實現了行為主體由政府向企業的轉換,并形成了以企業為投資主體,政府指導與監管,投資基金與銀行提供融資的新局面;其三,合作模式不斷創新,企業投資實現了獨資、合資、參股、并購等多種方式相互結合,并開創了“安哥拉模式”、“自貿區模式”等為代表的多種對非投資新模式,其中“一攬子項目”的投資模式收效尤佳;其四,注重資源投資與非洲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相結合。目前,我國在非投資企業已超過1600家,投資主體形成國有、民營、個體三分天下的格局。
較之投資,中國對非援助的傳統和特色更為明顯。首先,我國對非援助的政策理念保持了很強的連續性,始終奉行不對經濟援助附加任何政治條件的原則;反觀西方國家,其在冷戰前后的對非援助政策則變化很大,突出表現在對非援助附加種種限制性條件。其二,中國向非洲國家提供經濟援助的目的旨在增強其自力更生的能力;在援助領域和項目的選擇上,更多的是根據非洲國家的意愿和需求,優先考慮民生項目并注援助項目的實效性。其三,我國對待非洲國家基本上一視同仁,普惠所有建交國,不存在特定的偏愛國家;而西方國家,特別是法國、英國、德國、葡萄牙的援助對象國則多系前殖民地國家,因此非洲輿論批評這種做法實際上是利用援外工具在后殖民時代延續著前宗主國和殖民地之間的傳統關系。其四,我國對非援助信守承諾,無論內外環境發生何種變化,只要做出承諾,就一定會兌現,而西方國家則多是口惠而實不至;此外,我國合作人員的敬業、奉獻精神也得到非洲受援國政府和人民的普遍贊譽。
我國發展對非合作既立足于自身經濟發展的長遠需要,契合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升級、轉移的現實需求,但同時也充分兼顧非洲國家的發展愿望和實際需求;互利雙贏構成了中非經貿合作的核心內容和發展取向。伴隨著中非合作的快速發展,中非型戰略伙伴關系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和深化。實踐證明,中非關系,特別是經貿合作符合雙方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共同愿望和需求;它不僅對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而且也促進了非洲國家社會經濟的發展,提高了非洲的國際地位,拓展了非洲的國際合作空間。
中非經貿合作關系的快速發展也越來越受到國際社會,特別是西方國家的關注,并擔心中國在非洲的存在會侵蝕或損害西方的利益。毋庸諱言,中國與西方在對非合作的政策理念、合作方式等方面均存在明顯的差異;但中國與非洲開展經貿合作并不針對任何第三方。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國對中非合作始終持開放態度,從不排斥國際間的協調與合作。我想表達的一個觀點是:中國在非洲所得并不意味著其他國家所失,反之亦然。在這方面,無論是中國,還是西方國家都應有一個良好的心態。中國與其他國家在非洲有商業競爭是很正常的,事實上,在如何促進非洲發展方面,中國與西方國家均有各自的優勢;問題的關鍵是如何保障非洲的利益,有利于非洲的發展,這是問題的關節所在。
英文原文請見:
http://www.tsdianying02.cn/opinion/2010-09/08/content_11271473.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張宏明 編輯 裴培)